周三下午,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观看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刘亚老师的《劝说》。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老师那层层推进的精巧设计,那风趣精妙的语言表达,那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令观课的我们赞不绝口。我主要想针对这节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这节课,刘老师一共设置了四次小组合作学习,每一次的设计都有着明确的目标。第一次: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老师妻子对他失败的劝说,接着老师引导孩子分析其劝说失败的原因,明确劝说要从“言、理、情”三个方面入手,这时,老师布置了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色,劝说自己戒烟。我觉得老师这样的设计,一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二是为了把学生劝说中最容易出现的说理不充分的毛病显现出来,这样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果然,第一次的尝试劝说,被老师轻松驳回,没有成功,经过交流,学生明白:因为自己劝说的理由不充分,所以没能劝说成功。此时,老师顺势把准备好的锦囊给了学生。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次:这次,老师让孩子阅读锦囊中提供的劝说的数据、事例等资料,就帮助孩子解决了不能说出充分理由的问题,这时的孩子们一定信心满满,此时,老师顺势就布置了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用上锦囊中关于抽烟危害人的数据资料,再次尝试劝说老师戒烟。这一次,老师是想解决第一次尝试戒烟中出现的说理不充分的问题。从第二次学生的尝试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已经明白在劝说别人的时候不能只是指责和哀求,只有劝说做到有理有据,才有可能劝说成功。可是,刘老师并没有打住,他接着又让学生进行了第三次的尝试。第三次:这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通过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学生了解到劝说别人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理由充分,语言委婉、感情真诚也很重要,这时,老师就要求孩子们把“理充分、言委婉、情真诚”这三大法宝放到自己的劝说中,再进行第三次的尝试。这是对孩子们的劝说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劝说更具有艺术性。这次合作学习之后,我们看到,劝说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三大法宝对老师进行情理交融的劝说,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此时,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言委婉、理充分、情真诚”三大法宝劝说法了。学习是为了运用,于是,老师有设计了第四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第四次:这次,老师先让孩子们头脑风暴,说说自己关注到的像老师抽烟这样的不良现象,接着让孩子小组合作,任选自己关注的一种不良现象进行劝说。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把今天学习到的劝说的方法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孩子们最后的表演共有三次,第一组的两个孩子第一次表演后,老师引导其他孩子结合三大法宝进行评价,其实是对本节课学习重点的再次学习。当这两个孩子接受大家的建议之后,又让他们重新表演一次,明显看到,学生形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接着,老师又请一组同学上台展示,她们的表演大获成功,博得在场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掌声。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劝说别人的基本方法,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已然达成。纵观刘老师本节课的四次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入透彻,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准确到位。正是基于对教材,对学生的准确把握,老师才能有如此的设计,真是目标明确,层层推进,扎实有效,帮助孩子形成能力,真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