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完全不在你的掌控之下时,你会怎么办?这是我上完《习作四》之后,最先在脑子中蹦出的一个问题。因为白板卡机而延迟了上课,在课堂上也不是很顺利,最终在点击视频时,白板死机。预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展示,因为这电脑白板的鼓掌,我也试图用自己的电脑和数据线连机,但数据线又坏了,视频无法播放,场景就不能再现,场景不能再现,就不能激起学生创造的热情,所以,我依旧是在弥补,自己来讲故事。其实,在上课前课件打不开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在懊恼自己为什么不再提前十分钟?为什么不在到校时就把上课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这节课就如梦一样挥之即去了,但遗憾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我感到深深地自责。我对不起带着满怀期望听我课的老师,更对不起这群学生。他们显然也对着节课满怀着希望和憧憬,可我的不认真把大家都给辜负了。薛瑞萍说:教育一定要满足佼佼者的需要,满足了他们,也就顺带满足了全体——而且是高层次的,动态上行的满足。所以,我时常问自己:那最优秀的是否被我辜负了?所以,我才绞尽脑汁地力求备出一节令优秀学生满意的作文课,课件要绘声绘色,要图文并茂,要环环相扣,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我对自己制作课件时的要求。特级教师在《怎样让学生爱写作文》一书中写道:新鲜有趣的作文训练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新鲜、活泼、带有趣味性的作文练习,这样才会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爱上写作文。所以,我设计了以“闯关”游戏为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因为作文因口语交际而来,最终也必将回归口语交际。说,让学生充分地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再现。我想在这节作文课里,找到自己的童真,激发学生的童趣。确实,如果这课件播放顺利的话,这节课应该能给学生一个纯净、温暖、真诚和趣味的语言环境,应该能播下一颗喜爱习作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当他们长大,连同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语言素养、精神素养一起获得更新和提高的,也是他们的人格境界。可是,在这节课里,却成了我一个人的口若悬河,我的声音更加污染了这原本就尴尬的教室环境。如果当时决断地把班班通关掉,洒脱一些,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想也应该比这教学效果好很多吧。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有一次在听李玉贵老师的《两只手套》时发生的“突发事件”。在课件正常播放,老师正在向学生提问时,突然断电,会场里一片漆黑,而李老师并没有惊慌而是依旧在平静地讲课,俄而,灯光亮起来,是手机的“手电筒”照亮了课堂。在李玉贵和她的学生在黑暗中依旧努力认真地享受文本时,听课的一些老师却开始“聊”起来了。外面的发电机“咚咚咚”地敲打着人们的心脏,电灯亮了不久,会堂再一次陷入无尽的黑暗。老师们一片哗然,我心中一阵锥心的痛。手机的光再一次汇聚到课堂上,但这一次的光明显比上一次弱了许多,更多的是冷漠与愤怒。而李老师依旧面带微笑。第二次来电了,李老师说:好幸福。大家一起说,我好幸福。学生一起说——我好幸福。李老师说:平时你用完灯有没有把灯关掉?以后要记得关灯哦。这是一种心酸中的幸福,让我想到了在课堂结束时,我问学生的一句话:这节课你们有收获吗?学生开心地回答我:有啊!忽然,我被感动了,因为昨天因为他们的“捣乱”我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一顿。课后,我哭了。不知道课后的李老师会怎么看一片漆黑的课堂,但是李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行却给了学生发自内心的面对困难的乐观与坚强。这是一节失败的课,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甚远,但我却依旧可以在无序混乱的班级里甚至在无药可救的学生中,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听音乐,如同《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那样——让孩子认知审美的需要得到苏醒和满足,让他们迷失方向的生命力得以在争取的路径上奔流发展。我知道这需要时间,我会慢慢来,平静前行。让崇高伴着我和学生一路前行。只是这种平静依旧需要修行,直至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