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目的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复习前面学习过的体积和体积单位及计算体积的方法“数体积单位”,因为这个知识点与本节课的学习息息相关,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接着探索新知环节,我的设计主要依托新课程“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然后学生通过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记录下来数据,填入表格,小组汇报,再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每排小正方体个数×排数×层数。我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表格,配合课件,学生发现每排小正方体个数、排数、层数分别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通过猜测、拼摆、观察、总结,验证出来了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迁移到了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轻松总结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介绍正方体体积字母表达式时,我立刻出示错误案例,学生通过纠错,加深“立方”所表示的含义,就是这个小小的环节,学生却印象深刻,在后面的练习中计算正方体体积时无人出错。紧接着学生通过观察长、正方体公式,总结出公用公式底面积×高。在练习中,学生做题效率高,整节课效果不错。另外,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1、我太注重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倒的过程,在这里老师说的有些多,略显啰嗦。2、整节课容量有些大,可以考虑拆成两课时,把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分出来作为下一课时,这样会有时间做练习和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