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级有这样一篇习作练习,那便是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网上有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构想,就是搞一个班级互动,让每位同学给对方班级的一位同学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看到这样的一个创意的确是令人振奋的,于是我便也在后面跟帖,希望有班级也和我们班结对子,一得到这样的好消息,我立刻在班级中给同学们作了介绍,告诉他们我们这次将完成一篇不同寻常的习作。如同我预想中的那样,班级里一改往日听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的消极气氛,而是个个睁着惊奇的眼睛,相互小声议论着,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回家准备一个信封和一些信纸,并且好好思考思考该如何向你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同学们的情绪果然相当高涨,第二天便有不少同学准备好了信封和漂亮的信纸,并且反复询问着这种信封能不能用,邮票该贴在哪里等一些问题。我心里偷偷在笑,我知道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在周五的写作课上,同学们高谈阔论,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家乡的特产和美丽的风景介绍给远方的朋友,在孩子们的笔下还真写得颇有味道呢。其实当初看到那样的创意,我也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挺有趣的活动便一时激动,一阵兴奋加入了其中的队伍,当时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但现在细细回想起来,其实那位老师的创意并不仅仅是有趣,也并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那么简单,而是包含着一定的教学理念。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的活动有意义。”我想如果让学生面对远方的一个假想的朋友来介绍家乡的话也许效果就会有所欠缺,因为它脱离了生活的真实性,而如果让学生向自己身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又会因为大家都熟悉这样一个环境而失去新鲜感。现在,让学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听众来听他介绍,并在期待他人回信的过程中来完成习作这样的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