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比赛情境,引出问题(教学导入)
师:下面我们进行计算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道题。
课件出示:(15×25)×4 15×(25×4)
要求:男同学计算第一道题,女同学计算第二道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生1:我先算15×25=375,再算375×4=1500。
生2:我先算括号里面的25×4=100,再算括号外面的15×100=1500。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乘数一样。
生2:符号一样。
生3:结果一样。
生4:计算顺序不一样。
师:你能举出像这样的其他的例子吗?
生1:(18×125)×8和18×(125×8)。
生2:(21×5)×20和21×(5×20)。
师:你们能验证一下自己的算式是否成立吗?
生1:通过计算,我发现(18×125)×8=18×(125×8)。
生2:通过计算,我发现(21×5)×20=21×(5×20)。
师:像这样的乘法算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是不是像女同学那样,运用这个规律就会使计算简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赏析:此片段通过设计计算比赛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例,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的基本形式,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索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
[课件出示算式:(2×4)×3和2×(4×3)]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两个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1:两个算式的积相同。
生2:两个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
生3:算式中括号的位置不同。
生4: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
师:谁来具体说说它们各自的运算顺序?
生1:(2×4)×3先算括号里的2×4,再用所得的积乘3。
生2:2×(4×3)先算括号里的4×3,再用所得的积乘2。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虽然不同,但它们的计算结果却相同,你能仿照上面的算式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并集体计算,看一看结果是否相等)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举例与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师: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生:(a×b)×c=a×(b×c)。
……
赏析: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异同来展开活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数学规律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注重反馈学生的不同想法,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算式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又启发学生举例验证,从而为发现、概括乘法结合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