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最忌乱而无序。这里所说的“序”,主要是针对一篇课文的解读顺序而言。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做事如此,读书亦然。而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随欲而教,将完整的课文随意拆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而无序。宋代教育家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读书“切不可容易躁急,厌常喜新,专拣一等难理会无形影的言语,暗中想象,杜撰穿凿,枉用心神,空费目力”。这些主张既是读书法则,也是语文教育经验之谈。文本解读之“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而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用心躁也”。心浮气躁,必不得课文门径而入。虚头巴脑,如何不“飘”?好的语文课讲究上得“有味道”,什么味道?有人说是“语文味”,而小编觉得这个“味”应该是“文化味”,即语文课堂文化,就是力求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味”怎么体现?它应该体现在目标定位,体现在内容取舍,体现在学习方式,体现在教师的仪态风度和言谈举止。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所谓“基本”,就是必不可少;说它是“功”,就要达到相当的水平,具备相当高的造诣,比如对文本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达到或接近书法水平的板书功夫,准确生动、妙语联珠、引人入胜的表达功夫,等等。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教师的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音频的多了……这多与少的变化,正反映了语文课堂“文化味”的缺失。所谓多了声光电,少了读写说,这无滋无味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多了轻浮,少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