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一单元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上第一单元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ID:521243

大小:1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置身其中让人返璞归真…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今天就请您和我一同走进这美妙的大自然,去感受、去聆听、去挖掘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教材解读:特色编排我们的教材依然按照“专题”组织单元,本册书共有八个单元,每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都围绕单元专题来展开,这样的编排方式相较于零散式分布更加有利于对知识的整合。全册除了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共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内容结构是,具体到第一单元,由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口语交际、回顾拓展五个部分构成。慢慢走入教材,我们首先看到路引般的单元导语向给我们明确点明了主题 “感受自然”,并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引领我们去有计划地去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那绮丽的美景。《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山雨》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围绕本组专题,词语盘点对本单元生词提出积累要求;“口语交际.习作”结合本单元的训练点安排反馈, “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注重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日积月累”积累与主题相关的诗句,“趣味语文”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利于与初中的阅读的衔接。细细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在单元编排上可以用16个字概括:主题单元;文质兼美,突出重点;关注衔接。内容特点:横看成岭教材处处是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本组教材,从单元导语到课后习题、词语盘点、再到口语交际、习作最后到回顾拓展栏目,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可谓是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和交流,整租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另外教材课例的位置安排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相联系。如(刚放完暑假,大多数孩子都趁着假期外出游玩,欣赏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开学初第一单元就安排了“感受自然”这个专题,这样孩子更加有话说,有话写,更容易去达成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以及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运用本组课文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方法去表达感情的写法。侧览成峰纵观十二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各册专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关于“感受大自然”这个主题的训练点,在不同学段的教材中也多次涉及到。低段: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文感受“走进大自然”、中段: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揣摩品味感受“自然奇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品读感受“走遍千山万水”、到了高段,也就是本册《感受大自然》这个专题,除了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积累语言,还要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些单元的思想主题相近,但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可以循序渐进掌握知识,逐步扎实地提高语文能力。阅读目标:有的放矢行千里路,风景在路上,但欲行千里,赏其美景,必先始于足下,定下切实的目标,有的放矢。结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本组课文又对应了课标中的哪些点呢?“知识与能力”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3、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由此也可以看到,从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是一脉相承,层层细化的。教学建议: 重中之重“读万卷书,语文在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核心,而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承接小学中段,衔接初中语文,这关系到一个学生终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地位更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结合本组课文我想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谈谈我的阅读教学理解:(一)谈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1、《山中访友》:从内容方面来看: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把大自然中的景物当作具有鲜活生命的人来写。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所以,“体会作者如何倾听大自然,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从写法方面来看: 本文很善于想象的运用,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胳膊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新奇的想象马上就把读者的心牢牢抓住了,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一起体验变成树的感觉。此外,本文在描写联想和想象时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大量运用第二人称,让读者读来倍感亲切。但是,这种“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学生在欣赏文章时是不容易马上体会到的,因此,如何领悟本文的这种表达方法是学习的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如何巧妙处理才能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呢?显然,琐碎、生硬的分析是一种相当糟糕的方法,我认为比较适用的方法是“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而且是有感情的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学生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体验带入文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之后,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摘抄,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是“学习模仿,练笔实践”。在前面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出示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交流。如:(1)你躺在地上看过云吗?想象你幻化成云后的情形、感受,写一段话。(2)每到五一劳动节,月季公园总是姹紫嫣红。假设你就是月季公园里的一棵月季花,请你写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练笔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在欣赏完文章语言、手法的妙处后学以致用,较好体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指导思想。2、《草虫的村落》新奇的草虫世界深深吸引了每一个读这篇文章的人,因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观察昆虫世界时的独特感受转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人类世界、人类行为,让人倍感亲切。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种或几种昆虫,阅读有关昆虫的资料或文章,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为后面的学文和小练笔做好准备。教学时,我们一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要引导学生品味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独特感受的句子,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一定要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的已有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体会,谈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本文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个小练笔和口语习作一的第一个话题联系紧密,可以让学生参考它的提示,回顾、总结本课和《山中访友》的写法,练习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仿写。这便由读上升到写,读写结合。(二)谈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本册安排有大量的略读文章,这便显示出来略读同样不可小觑,但是略读课文的教学,又不同于精读课文。本单元略读课文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不多作要求。对于《山雨》一文的教学,我认为两个字即可——“读”“背”,哪怕把全文背下来都可以,在读与背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写法会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索溪峪的“野”》全文散发着大自然“野性”的气息,让人读来心灵有无拘无束的舒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返璞归真”是自然而然的。教学这一课,只需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感悟即可,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部分。评价建议:功不可没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评价的作用功不可没。那么结合高段目标并且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学段学生的学情,以达到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我主要从课堂过程性评价、课后作业评价、课外阅读评价来进一步改善评价建议。在课堂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现在很多小学生读书捏着腔调摇头晃脑读书,其实文本内容根本没有过大脑,只停留在形式主义上,那么如何有感情朗读?这样就促使我们在评价方式下点功夫了: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过程中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防止矫揉造作的读书方式。这样便避免了形式主义的泛滥。学生朗读过程中都需要我们教师予以激励性语言评价,同时,我还会将赞许的目光,微微的点头,亲和的动作,“最佳小读者”、“小小播音员”、“我是主持人”等称号,送给学生。课堂举行朗读比赛,实行各种评价措施,自评、互评、师评等等,这些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业是反馈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的作业我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如好词好句积累、仿写、习作、每周学习修改习作,考试等。定期采取“作业拾贝”来选拔出优秀作业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检测由于不在学校,所以作为教师很难对其进行跟踪评价,这就要将希望寄托于我们的家长身上了,事先和家长及学生进行沟通工作,使家长帮助并监督孩子进行阅读资料的搜集及阅读,并且填写阅读评价反馈表以便于反馈孩子的课外阅读进度,定期在校内阅读课进行反馈展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总之要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资源开发: 锦上添花课标对于课程开发都明确提出要重视校内以及校外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全面开发对于语文阅读如同锦上添花。那么针对以上目标及内容,如何去开发和利用语文阅读来辅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我打算着重从以上这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内资源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大部分知识也是在学校里学到。我们要着力把学校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如班级早读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黑板报”手抄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每周的日记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外资源“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语文”。课外资源不容忽视,让孩子学会留心观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增长学问,譬如家长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去开发课程资源,如端午节在教孩子包粽子的同时讲解端午节的由来,春节贴春联时灌输春节的概念,这样孩子从点点滴滴中便可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外出游玩,可以了解到祖国江山的美丽,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想。当然,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在校外课程资源中占有很重的份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探索,浏览网络中有利与学习的资料,来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让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主动地接触文本信息,走进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让我们静下心来去细心研读课标,用心解读教材,去感知课堂,去润泽课堂,力争让我们的课堂返璞归真,本色语文。以上是我对教材的解读,敬请指正,谢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