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笑死我了!”“老师,老师,这不可能!这是假的!”“他胡写的!”七嘴八舌,欢声笑语。这是我的第一次作文评改课堂情形。此时,我随机从已经自评自改过的作文中抽取了几份,我读,大家评。我读:“我最喜欢秋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打在脸上疼疼的”。学生:“牛毛,打在脸上会疼吗?老师,他写的不对!” “细丝,怎么能用打呢?太不合理了!”嗯,这句借用是有点儿蹩脚。我读:“秋天到了,树叶都变黄了……”学生:“老师,他不对!你看窗外,树叶还绿着呢。” “不对,树叶主色是绿的,边上稍微有点儿黄。因为现在才九月份。”嗯,这位同学要多抬头看看树啊!我读:“田野里一片金黄,麦子成熟了,农民伯伯的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离近看,他们的额头上都是豆大的汗珠。”呃,这位同学,你九月份到乡下去过吗?我读:“我最喜欢躺在细雨中的草坪上,让秋雨滋润着我。”不敢想象,一个人下着秋雨,在草坪上躺着…..还很享受。“胡写”、“瞎说”、“不可能”、“你看看外面”,这是共评中出现最多的字眼。这些刚踏入初中的十二、三岁的少年们笑得酣畅淋漓,笑得捂肚抹泪的也不乏上述文章的作者。“全然忘却,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不知怎地脑海中反倒闪出这么一句不应景的哀伤之言来…..想起我的老师当年在作文评改课上为我们总结的作文中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典型“假”来:1.迎着西北风,大声唱歌鼓舞自己;2.下雨了,羊儿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吃着草。许多年后,作文里,秋天必然是田野一片金黄,农民伯伯们依旧招牌的微笑,豆大的汗珠…..何以年年打假,“假作”不断呢?这些孩子们写下这些“假”句时,竟浑然不觉吗?是的,浑然不觉。若觉,便能有自觉不写;若觉,便能有辨识而改。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已经习惯了。何以如此?“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朱自清的《春》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的不就是春日里寻常之景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年年春花烂漫…..可作文离生活如此之远?原因何在?难道只是孩子们不注意观察吗?从小学开始写话写片段,到现在中学,“注意观察”一定是老师提醒了很多遍的,效果不佳,除却孩子们的确是粗心大意之外,换一个角度看,也许还有别的原因:1. 从作文评改标准看。立意新。何为立意?也许文章承载的“载道”功能太久太沉重的缘故。写作总是要传达某种“高大”的情志。立意要新、要高,要升华。由此可能产生一个导向上的偏差——琐事不登大雅之堂。写文章被拔高了,走向了神坛,渐渐地,写作离开了生活源泉。所以有必要对“立意新”做个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眼光引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平凡细碎之美,身边普通人之美。2. 作文“打假”要常抓常打。不可否认存在这一部分学生为了凑足字数生编硬凑的情况。习惯了说假话之后就浑然不觉得假了。通过打假行为,让学生有识别“假”的意识和能力。“真”才能有自己的阵地。愿这样的 “欢乐”递减.....递减…..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