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打我” “老师,让我回答” “老师.....”每次听到这样歇斯底里的声音,脑袋就像要爆炸,忍不住想对孩子说:“请您轻一点说,老师能听到。”一次两次的提醒会稍微好一些,过不了多久这样的状况又会发生。仔细想来除了孩子天生嗓音洪亮之外,造成这一现象跟孩子的语言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刚入职曾经幼稚认为只要自己严厉,声音比孩子更大,孩子就会安静。现在想来实在是笑话,老师的躁动只会让孩子更加躁动,孩子的声音会更大。在一次活动中看到冯老师和孩子们玩“小小声,小小语”的游戏,一下子点醒了我。只有老师改变语言习惯,才能够带动孩子改变。从此在班上,我尽量用平和适中的音量和语调与孩子交流。有的孩子打趣道:“老师,你变温柔了。”顺势展开谈话:“你们喜欢我这样的声音,还是很大的声音?”孩子们异口同声给我肯定的答案。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也喜欢不吵不闹的声音,于是我们就做了约定,一起小小声,小小语。同时利用健康课给孩子们讲讲保护嗓子的重要性;通过社会课让孩子了解文明的语言交往才是最受人喜欢的。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不用紧张,不用担忧,总会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孩子语言习惯形成有很多原因,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探索和解决。一、多给孩子倾听舒适、优雅的语言类节目或广播,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孩子想要学习的欲望。二、家长和老师日常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与孩子交流时用适中的音量,温和的语气。三、当孩子出现大声吵闹或者尖叫时,要及时提醒,并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四、通过故事、视频让孩子了解过大音量会影响自己的声带健康,萌发保护自己的意识,从而减少大声叫的现象。 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地模仿和创新,我们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示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做优雅、文明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