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一,本周的第一天。我要讲第18课---《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因为多次看过王崧舟老师讲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印象深刻,借了他的几个环节,结合自己的习惯,昨夜备课并没费多大的事,半个小时基本就脉络清晰,板书也设计好了。但是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虽然离我出生的年代有些远,但是因为我有着同样的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童年,所以带给我很多的感触和感动。阅读着课文,文中的镜头仿佛在眼前浮现。然而,对于二十一世纪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来说,如何能感受这份贫困中的慈母情怀?这确实是个难点。在反复阅读文本后,我打算从“一元五角钱”入手,打开文本的历史背景,从而开启这篇文章解读的钥匙。随后,我又打开电脑查找了文中让作者想得“失魂落魄”的小说《青年近卫军》的出处,确定了一下自己的记忆,是前苏联法捷耶夫写的一部反映卫国战争时期苏联青年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又查了梁晓声和课文的出处《母亲》,并打印了其中描写母亲辛苦劳作的一个段落备用。上班路上脑子里又准备了一个小细节:引导学生根据“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一段,改写成诗歌的形式。然后,利用它和课后的阅读链接—冰心的《纸船》,读出母亲对“我”以及”我”对母亲的一片深情,进一步熟悉诗歌这种文学形式。预设不能说不充分,但授课却没有想象中的效果,离我想象的差得甚远。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孩子们并未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母亲的一片深情,没有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缺点一:整篇课文就没进行朗读指导。这是我平常最看重的一个环节,事先预设把这个环节作为重点。但学生默读批注后,给小组交流的时间过长,一看还剩下不到15分钟,又想到全班交流完后还有两个环节,便把改写诗歌和朗读指导的环节给砍了!(错误,纯粹是方向性的错误!)可想而知,没有了朗读悟情,我的默读批注进行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缺点二:本课中作者对母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虽然不多,但每一处都饱含了深情,这些句子学生都一一找出并体会过了,我竟没有做总结性的指导,不了了之!(如时间充足的话,我完全可以把早晨找到的《母亲》中的片断读一读,学生会对这些外貌和动作描写理解得更深刻!)优点一:课堂设计既遵循常规,又敢于打破常规。在这一点上,我坚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篇文章都有它所特有的写作背景,作者特有的写作动机、语言特色,找到文本的特点,从文本特色处、难点处入手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上课刚开始,我就在黑板上板书写了“一元五角钱”,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这些钱买到些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一元五角钱只能买到一些微小的东西;有的孩子甚至觉得这点钱没有什么大用处。由此问题引入文本,“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年代,大家想一想一元五角钱又意味着什么呢?”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了解这点钱在作者心目中的份量。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通过这句话的阅读,反复理解这一元五角钱对于我和母亲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后再补充课文背景:“那时候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钟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有时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都见不着母亲的面,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让学生了解那个年代母亲挣钱的不容易。然后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学生:“那个时候,一角钱可以买到一大把糖块儿,五角钱就可以扯上一块面料……”在这样背景指引下,学生再来阅读文本,对文本就有了更深入,更准确的了解,对文本中的情境也就有了想像。优点二:有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意识。尽管对“震耳欲聋”的解读是受王崧舟老师的启发,但学生的表现很好,因为平常有默读批注的培养,所以这样的环节游刃有余,孩子们具备文本细读的能力,像王天祎这样一个不爱发言的学生就能读出一个叹号里体现出的“震耳欲聋”。优点三:有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意识。文末感悟作者面对母亲如此深情的表现时,联系第一课“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吃饭长大的”这句话,来体会母亲让我买书的苦心。把第十七课特殊时刻表现出的伟大父爱和本课平凡小事中蕴藏的母爱联系在一起,感受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父母给予我们的都是深沉的爱。优点四: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坚持了默读批注阅读习惯的培养,教给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总结一下,今天失败的主要原因:太在乎预设,而在预设中并没有抓住这篇文章的主旨,在授课又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假如再讲这篇课文,相信应该会有所改观。总之,努力吧,锤炼自己,及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