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参加展示课的教师共有八位,每一学科两位。这些教师课堂教学
技艺娴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显著,基于这些情况和优势,我们设计了
本次同课异构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同课异构来展示同一文本内容、基于课程
标准的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现教师对教材不同的理解和处理
艺术,并启示大家从异同之间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途径。
纵观这八节课,每一节都凝聚了教师设计的心力,每一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
处,这让我们在每一节课前都总是充满了期待!
比如同是《敬业与乐业》,崔艳芳老师就着眼于教材的知识取向,让学生在不
同形式的训练中学会理清思路,辨识论点、活用论证,借助文本,扫清学生初
学议论文的障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高艳萍老师则侧重取向文本的人
文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辩议,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敬业和乐业对人
生的重要意义,同时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郭建永老师从日常现象入手,抛出一个又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验证比较,使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培
养在不着痕迹中完成。而郭蕾蕾老师则以新鲜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以快节
奏、高密度的课堂展示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激情与活力,课堂激发了广大学生的
参与意识,显示了物理的学科魅力。
英语组的两位参赛教师,都是很久不教七年级英语的老师,但两位教师驾驭课
堂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年级的局限。一个突破平时课堂,设置较多的训练任
务,让学生逐步适应即将到来的英语阅读实验;一个迅速转变角色,将教堂变
学堂,将教材变学材,与学生一道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数学学科则体现了严谨与科学,两节课思路清晰,由旧知到新知,层层铺垫,
步步拔高,环环相扣,教法重点拨,学法重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
到数学的乐趣。
但是,同课异构,让我们在受益颇多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一、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
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异是指
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
需要强调:这里的“异”,既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
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
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
殊途同归。
二、厘清一种观念: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
可能有的老师会有一种疑惑:我们平时不是总提倡集体备课吗?为什么同课异
构却与集体备课背道而驰,既然是同课异构怎么实施集体备课呢?其实,二者
一点也不相违背,同课异构同样需要集体备课。起点与终点的相同决定了我们
在育人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追求上的一致性,确立目标就需要集体备课。确立重
点难点就需要集体备课。不同的方法、途径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的?哪一种才是
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思维的?通过听课观摩,比较改进,从而寻找出最
优设计,这也需要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其实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一个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达成一种共识:同课异构应该是我们迅速提升自我的途径。
1、现在很多我们讲课的课件经过反复修改,都已经很成熟了,但我们是否想
过,课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结合学情,还可以再优化、再创
新。知识点都明确了,能不能再艺术一点?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
的具有活力的课堂生成?我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该是我们设计教学的原
则,永不满足应该是我们追求卓越的动力。
2、学习别人,成就自己。学习他人的同时,也是成就自己的一个过程,我们发
现,那些在教学上始终走在优秀行列的,都是一些善于学习的教师,他们不断
汲取了别人的优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自己的
业务专长。正是由于他们当初的善于学习,虚怀若谷,才有了今天的与众不
同。同课异构就是一种学习,如果你细心,就能发现自己能够得到远不止一节
课的收获。
3、积极教研,要向老教师学习。我参加过几个组的教研活动,发现我们的评课
是很真诚的,对于讲课时存在的问题谈的透彻,建议也很有价值,尤其是老教
师,他们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他们知道误区在哪
儿,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知道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失误,规避低效课堂
和无效课堂,我们的年轻教师有活力,有想法,完全可以在多向老教师的学习
中加速自己的成长。教育需要创新,教育也需传承,希望我们能立足课堂,锐
意进取,释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