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六一小学3-6年级语文教师在四楼录播教室进行了教研,研讨以:阅读教学的‘易’课堂,开始了阅读教学的第一次实践,由六一小学五二班朱梁老师执教。这节课朱梁老师讲了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课文中《草原》这一课。我们的观察点是:议益生慧。我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读,一是以学定教,聚焦核心问题。二是师生对话交流,碰撞智慧火花。最后是有关教师语言表达的思考。一、以学定教,聚焦核心问题。在本节课中,朱梁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情深”的教学重点,并根据核心问题展开学习。在讲核心问题时,观看图片,运用联想,让学生去想象画面,又用诗句的理解来总结课文的内容,这种设计是好的。但在学习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不知道学生对这个问题熟悉到什么程度,到底会不会。只是自己感觉这个问题是重点,就应该详细来讲。结果导致教师把学生的权利夺走了,学生只是听,少了思考和反馈。我们说要“以学定教”,我觉得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教,教学生不会的东西,学生会的东西不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会的东西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大家采用适当的方式学习,老师相机引导,提升。这样课堂才高效的,以学生问主体的教学。二、师生对话交流,碰撞智慧火花。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动比较多。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数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学生问题是0个,老师问题39个。这样的比较是惊人的!也是引起我们深思的!看看我们现在的课堂,问题都由老师提出。我们提出的是学生存在困惑的问题吗?如果不是就在课堂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课堂是无效的。怎样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没有思考,师生的对话交流就是无效的,更不用说有什么智慧的火花了。三、关于教师语言表达的思考通过观课,我发现教师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拿这节课来说,我们梳理出了课堂上老师一共提出了大约39个问题。通过对比教学设计我发现大的问题有七个。其中两个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进行提问。这两个问题分别是:一份份情感藏在哪里了?我们看图片,运用联想转化的方法,我们联想一下这是什么画面?小问题大约有34个,这些小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指向性不明,太琐碎,最明显的体现在,课堂环节三:通过课文朗读检查预习情况,老师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下面老师请五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在这个环节当中,我记录了老师后面有12个辅助性的小问题。这12个小问题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方面的意思是:哪位同学发现他读的有错误吗?第二个方面的意思是:哪位同学读下一段?这就显得太琐碎,系统性不强指向性不明。这是语言表达的一个很不准确的地方。其实只需要三个步骤:1.一次性指定好读课文的五位同学。2.提要求:同学在都文章的时候,大家要认真听,用铅笔圈出你听到的错误。3要求听完后汇报你发现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就足够了。另外,过渡语要有起伏、评价语要有针对性、总结语要抓住重点、问题语言要准确清晰等。一节课,才会有声有色,既吸引学生来学习,又提高教学效率。语言交流是老师的基本功,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能讲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说明,语言方面很重要,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