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上了圆柱的体积一课,在课的开始我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了我们在探究时是采用摆小方块的方式进行的,先在最下面一行摆几个,能摆几行,再看看一共有几层。最后得出公式是长*宽*高。最后我引导学生能不能用一个共同的公式表示,就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是什么样的呢?又是怎么推导的呢?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后,我让他们同桌两人交流。大概三四分钟后,朱梦云首先回答说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因为底面积是一个圆形,以前学过圆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圆柱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了,按长方体的公式计算就可以了。而李才龙则认为可以按以前所学的先算一层有多少个小方块,然后再算一共有几层,这样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了。这两个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也理解了体积的含义。但是我认为仅仅学会了这些还不够,接着引导,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立体图形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算他们的体积呢?学生想了一会,教室里很安静,没有人想起来。然后我让学生看教室内的挂机空调,问,这个空调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吗?大家讨论一下。班上马上活跃起来。最后汇报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可以的,我随手拿起了讲桌上的一个杯子,(上下是圆形,中间是弧形)这个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它的体积吗?纪涵镨回答说,不可以,因为用底面积乘高算出来的比实际的要小一些,因为外面突出出来的没有算上。楚逸伦回答说,不可以,因为每一层的面积不是一样大的,中间的最大,所以不对。我追问,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物体可用底面积乘高算体积呢,学生思考后说:上下一样粗细的都可以,与底面的形状没有关系,底面是什么样子的都可以。至此,我认为本节课的目的已经达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但是下面一个意外的出现则是我没有料到的:我用教具演示了大家的猜测,把圆柱体剪拼成了一个长方体,这时董帅佐问:老师,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吗?我愣了一下,可以吗?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于是我让全班同学一起研究。学生刚开始都说是可以的。于是我引导,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如果是一样长的,那么就是正方体,大家研究一下,它们会一样长吗?长相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高相当于什么?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来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半径,高是圆柱的高。那么半径和高有可能相等吗?学生说有。周长的一半和半径有可能相等吗?学生没有马上回答出来,陷入了思考,最后楚逸伦说,圆周长的一半就是3.14乘r,这样不管r是多少都不可能相等的,所以拼不成正方体。其它学生听了也明白了,认为是不可以的。下课了,梁楚悦问我,老师,是不是把长方体中间再切一下就可以拼成正方体了?我说,你可以切,但是切过之后如果长宽高相等仍然是对的,你的长宽高是什么呢?她想了想说,长是圆周长的四分之一,宽是2个半径,高不变。那么圆周的四分之一是多少呢?2乘3.14乘r除以4,得1.57乘r。1.57r肯定不等于2r,说到这,她笑了,说不可以的。 回到办公室我陷入了思考,本节课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空间,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能够主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新课改所提倡的,也是我们学生最应该发展的方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