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学一周,学生们的心很浮躁,讲前两课课文时候,每节课有五六个人说话,有的学生一节课说话还不止一次,在班里整顿了纪律来讲第三篇课文时候,纪律确实好了很多,但是发现了新的问题,没有人回答问题,准确地说是学生不会回答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比如:“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画出来。”这个问题同学们举手回答的人并不少,提问“怎么理解的“高大挺秀,换成高大挺拔行吗?”并放在句子中去对比读,却无人举手回答,再读、从字面上去体会、结合第一段白杨生长的环境去体会,还是没人应答。或者根据第12自然段爸爸说的话中两组关联词语的句子,试着去补充。抓住“哪儿……哪儿”体会白杨树生命力强时,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可能有哪些地方需要它?出示: 阳光明媚的学校需要它,它就在学校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的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戈壁滩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学生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尤其是第二空。从“不管……不管……总”体会白杨坚强不屈时,采取对比读,体会出什么?“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暴雨倾泻时,白杨_______________烈日曝晒时,白杨_______________天灾虫害侵袭时,白杨_______________这一项,领着学生说完第一句以后,后面两句大部分学生能顺着说下来。在指导朗读时,设计了一个表格。在读到爸爸评价白杨的话的时候,设计学生齐读,我开了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要读出赞美--”学生们把我说的话读了出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要读出赞美--”,我当时哭笑不得,看来这节课的效率真是低下得很。这学期要从课堂细微之处入手,把学会思考作为首要问题来抓,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