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的主题是《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文化建设》,我理解为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二是学校文化建设。当然在这里我们不能单独来理解,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并贯穿学校文化建设是我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个原则(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一个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要素(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百度词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一个学校的个性魅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包含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推荐溧阳市古渎小学方建华校长的“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架构与实践”,这也是一所不大的乡村小学,值得借鉴。 一、物质文化建设也就是一个学校的显性文化,是现实目的的突进和载体。物质文化建设是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支撑,包含一个学校的整体布局,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是显性的,硬件的。就是能让校园的各个区域都会说话。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 每一所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优雅的办学环境。学校实情分析:我们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没有聘请专家进行过顶层设计,有的更多的是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和汗水。大门两侧彰显办学特色“翰墨怡情、书香育人”;进入校园迎面为行之廊,廊柱上显示着隶书和小篆对联,架子上攀爬着若干年绿色植物;校园中央假山和喷泉相互辉映,池中群鱼畅游;抬眼就能望见厕所文化、书法墙;站在操场中央远看南北楼遥相呼应软笔、硬笔长廊,正眼北教楼显示“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育人目标;教室门口整齐的悬挂着师生的跳绳,彰显着学校跳绳特色;教室内班级中队文化异彩绽放;等等。 需改进:1、绿色植被的栽培没有形成特色。例如:桂花路、皂荚街、梧桐苑等;2、厕所未改造升级;3、廊地砖、厕所地砖冬季相对师生行走安全性偏低;4、相当一部分教学器材的使用偏低等等。 二、活动文化建设是推进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师生能力的载体,包含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文体活动、教学活动、健康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 在74中参观学习中,郭军英校长这样说到:“我们把每一次家长会、培训学习交流会等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作无形的重要宣传途径。”充分说明各项活动在学校的重要性。例如:学校要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事先一定要上报各级领导,制定详细的学校整体活动方案、安全突发应急预案、各班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召开班子会、全体教师会、家委会,鼓励家长义工参与并协助班级管理,提前联系车队、与目的地单位沟通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等。 需改进:活动偏重活动结果,在过程性督促和激励机制方面偏弱,更缺乏科学系统性的统筹安排,导致某些活动的质量不够高。 三、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包含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奋斗的最高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本质、个性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精神风貌,体现在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人际关系的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上。 诸位学校都不缺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等,但在顶层设计或者办学规划等方面还不够科学和系统。前期虽然我们部份学校经历了办学理念的梳理和专家的诊断,毕竟是初显思路,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挖掘和提炼。就我们学校而言,现有的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等都还不足跟上时代的步伐,更缺乏科学有效的整体顶层设计,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学校发展的心病。如何围绕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将学校多年的实践和未来教育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提炼融汇交融,形成学校一整套的顶层设计,而后通过努力逐年逐件的一步步去实现。推荐长江东路三小郭淑红校长围绕“泉文化”的办学规划。 四、包含学校所有的、传统的、现代意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须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须与社会大环境相吻合。不能违背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 学校各项制度在围绕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因校因人制宜的制定出了适应每一个学校发展的且易操作的、善于落实的管理规章制度。为了能够科学有效的、与时俱进的人文管理教育人才队伍,我们每一学期都会通过专题会议对绩效工资方案、月考核方案、学生日评比制度等进行征求合理化建议并再修订,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消极情绪,在不违背制度管理的同时积极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还需要借助专家的智慧,社会的优质资源,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以核心素养本位的育人目标为依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学校文化建设,构建有实质内涵的质量话语体系,将学校打造成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