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李希贵校长的《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校长在文章分享的和阅读有关的成功案例,更加坚定了我们在“阅读”方面的做法。同时,也给了我在阅读方面的启迪和思考。学校近年来针对提升师生阅读质量的一些做法: 1、经常借助假期倡导学生利用零用钱、压岁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完之后放置到班级图书角进行交换阅读,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2、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校内图书管理、开展读书活动工作,每月每班图书管理员都会去校内图书室开展集中借阅各类书籍,周四下午的阅读课在正副班主任的组织下开展师生共读;班级上交一定比例的读书体会,其质量不是很高,存在应付现象,甚至把它当作负担。尽管学校在阅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还缺乏必要的奖惩和评价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来不断提高学校整体阅读水平及阅读质量。 结合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注重学情,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切智力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兴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阅读?多数原因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要求学生读名著,要求孩子写读后感,……,结果,适得其反。从兴趣入手,可以先从孩子喜欢的小人书,漫画开始,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2、注重评价,肯定学生的阅读成就。 阅读是学生运用思维,将已知知识与文本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可以起到让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阅读所得、乐于说出自己的阅读所得,让学生在获得阅读成就感的同时获得对阅读的自信心,形成阅读——收获(新知)——运用(成就)——阅读的良性循环。在阅读中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采用科学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把阅读作为提升师生品质的一件大事来抓,让大家在读书的氛围中成长。 3、注重方法,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用适当方法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例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精读和泛读;学会选择读书;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写读书笔记。 4、注重交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认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是因为在阅读、思索、有所收获之后,往往对文本存在一些忽略、疑惑甚至曲解。这时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就有可能使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匡正。况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通过交流就可能从同样的文本中,读到不一样的感悟和体验,甚至顿开茅塞,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