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作文教学本着“以人为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首先达成两点共识: 1.开放式作文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开放式作文教学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使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情感、态度等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出可行性策略。 1.开放教学目标 以省编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为例,教材共安排八次习作训练。既定好内容,又定好了形式。如此一来,一是学生思维产生定势;二是学生势必要假编、瞎套、硬挤,写出的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三是没按要求写的文章就不会是好文章,学生害怕写作的心态开始萌芽。 刘曼华等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先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把文章写“开”写“顺”,再解决“怎样写”。上海师大吴立岗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兴趣目标。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来自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智力活动,作文更是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二是基础目标。即达到大纲中规定的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为后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比如中年级,我们增加了这样一个作文训练“骑车动态集”,先让学生充分观察路人骑车时的各种样子,即兴趣目标;再让学生对最具特点的一个或几个人的骑车样子进行清楚、连贯的表达,即基础目标;课后让学生去观察人们的吃饭、睡觉、坐车、走路等各种样子,写成“动态集”或“百态集”,即发展目标。这种做法无疑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扫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2.开放教学内容 新大纲明确规定,中年级作文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开放式作文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大胆地对原有教材进行增、删、改。 增,即增加一些作文训练内容,比如低年级增加童话体作文训练,中年级增加儿童诗歌创作,高年级增加学生生活随笔、自我推荐、拟广告、写评论等实用作文训练等等。删,即删除一些不贴近学生生活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如四年级的看图写话《接爷爷》,图中的爷爷是解放初期的形象,离学生的生活甚远,学生难以下笔。又如五年级的《春游》,现在的学生外出游玩机会很多,对于写这类游记可以说是无师自通,五年级的学生早已驾轻就熟,这类作文训练对学生来说已无新意。改,即对原有的一些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改动。比如第八册《放风筝》,教材编排的是看图作文,而且画面非常简单,经我们改动后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放风筝活动,并比较具体地把放风筝的情景写下来。这样既顺应了学生的需要,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比如以“献爱心”为题,写一篇作文,“三八”妇女节时,把你为妈妈或奶奶、老师做的一件好事写下来。经改动,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每年我们要过哪些节日?在节日里,你为亲人、朋友送过什么礼、做过什么事?哪一次你印象最深?为什么?如此这般地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改动,犹如给教材注入了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淌不息。 3.开放教学过程 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真正把全体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如果我们改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就会出现开放教学格局。 (1)课前开放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上课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新授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则处在主动探求之中。如事先让学生拟题,给学生一至二周准备时间,真正作文时学生文思泉涌、储备丰厚、有话可说。 (2)课中开放 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了一个“玩具交易市场”,让学生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以购买他人的玩具。又如四年级写《一种小动物》,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动物资料库,有动物的图片和录像,还配有好词佳句,让学生在资料库里畅游并做出选择。老师的大胆设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出现了一种积极、活泼、开放的课堂新局面,同时也打破了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局面。 (3)课后开放 具体指作文教学不再是学生写、教师批这种单一的循环,而是向同学、家庭、社会开放。下面讲到的“开放教学评价”,就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开放。 4.开放写作体裁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体裁多元化,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还增加了想像作文,如编童话小故事、寓言续写、科幻作文和实用性作文等。如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堂材料作文课,任意提供给学生两个材料,让学生对这两个材料产生联想,如鲜花与干花;蛇与鸡蛋壳;机器人与小老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有的是两个词,有的是两个实物加卡片,有的是两个实物等。学生不受体裁所限,任意发挥,短短的25分钟,一篇篇有趣有味的文章诞生了,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5.开放教学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结果进行评价,把有关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往往对学生的下一步行为有导向作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常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评价大多由老师个人作出,学生很少有参与权;二是评价有“过严”倾向,以致学生时常有一种挫折感。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这种状况不改变,让学生乐于写作就会有困难。为此,我们对学生的作文形成了初步的评价机制: (1)自评和互评 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着。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举行作文朗读比赛,可以打分或请同学打分,并谈谈为什么得分或者扣分;又如小组内交流评价;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2)校内集体评价 在校园内建立了“学生习作园地”,不分年级和班级,学生只要自己认为好的文章,抄写端正,在学习园地中张贴,校园内公开发表,接受全校师生的评价。每一学年,学校还专门出一本《实小风》学生习作选,给学生搭设舞台,让更多学生的文章变成铅字,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