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规范》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保守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充沛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同学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活动能激发同学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同学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同学来说,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㈠ 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水平一)《前滚翻》。 ㈡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前滚翻团身向前滚动的动作方法,发展同学灵巧、柔韧的身体素质,培养自我维护的意识和能力。 2、在规范而活泼的活动中,培养同学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同学思维,让同学体会到胜利的乐趣。 3、教育同学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 ㈢ 优秀教案: 让每个同学通过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向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胜利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㈣ 片段介绍: 片段1:一年级(1)班(保守教学法) 组织:分成四组每组一块大垫子或者每人一快小垫子成体操队行站立。 教法过程: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前滚翻动作,请看老师示范。”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同学观看。 2、同学在小垫子上模仿练习。 3、教师分步骤教动作。 4、同学分组体会。 5、两人一组互助练习,学习保帮法。 6、教师小结学习状况。 片段1分析: 1、教学手段保守,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2、学习、练习方法枯燥,使同学不能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体育的快乐。 3、这样的场地安排不便于让同学观察老师的示范,以和不利于教师掌握同学的学习状况。 4、这样的学习没有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没有培养同学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 通过新课程改革,使老师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由过去的保守教学模式向多种教学模式转变;由重体质向同学多种能力方面的培养;由重视统一集体训练向培养同学兴趣、个性的发展,充沛发挥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下面,就此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展示与分析。 片段2:小学一年级(3)班(情景教学) 组织:每人一块小垫子,成圆形队伍站立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1、刺猬妈妈(老师)带领小刺猬(同学)学身手,来到了大草原。走到圆形上。 2、老师:“当刺猬遇到危险时它会怎么样?” 同学兴高采烈的回答并边说边比划:“团身像一个大刺球!” 3、老师扮演老虎,进行捉刺猬活动。 4、教师和时提醒同学注意平安和遇到危险时形象的动作。组织:每人拿一块小垫子放在老师指定的圆形上。 教法: 1、情境导入:“小刺猬捍卫自身的身手多好,你们想学吗?” 2、教师示范前滚翻,让同学观察,引导同学说一说老师翻得怎么样? 3、让同学向老师这样试一试。 4、指导同学两人一组,把垫子垫高。小刺猬滚下山坡,体会团身向前滚动。设疑:从坡上往下滚与在平地滚有何不同(引出蹬地动作) 5、组织同学练习,巡视指导注意动作的连贯性。 6、教师进行评价 7、教师维护较好同学演示前滚翻动作,教师讲解保帮方法。 片段2分析: 1、教学设计编写特点明显,体现了新《课程规范》所提倡的"以同学发展为中心,重视同学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其特点有三: ⑴ 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教具创设情景,运用唱游的形式,让同学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沛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⑵ 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同学"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因为胜利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同学在活动中充沛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⑶ 创设情景方法新,心理满足兴趣浓。把故事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同学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教师在优秀教案上,充沛发挥了同学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同学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同学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同学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同学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同学个性,培养同学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本着以同学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从发展同学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同学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角度动身,挖掘儿童日常娱乐活动的内容,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力求使同学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体育课的情趣所在,所确立的以"小刺猬学身手"为主题的体育主题式情境故事教学实践课。本课运用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同学对体育课"主动参与,积极发明"的学习兴趣,让同学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发展体能。 4、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友情天地,共创佳绩。 ⑴ 为了突破同学被动接受较具常规保守的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小游戏+儿歌+故事的形式,使同学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小游戏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同学中间,和同学一起分享快乐。 ⑵ 在实施《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同学个性化,给同学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同学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教师尽量激发同学学习的灵感,让同学有选择的练习,自我风采展示,同学的自主得到了充沛发挥。同学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今后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将有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同学们在新《课程规范》的理念中健康地生长。课后反思 《前滚翻》说白了就是向前翻跟头。在教学《前滚翻》的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体育运动:走、跑、跳、爬、滚等,还认识了表示方向的词语:前、后、左、右等,特别是借助于篮球的向前滚动来提升学生对《前滚翻》的认识。在学生对《前滚翻》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引导学生明白《前滚翻》就是让人的身体象球一样向前翻滚过去这一实质。象球一样滚动,那就得让人的生体变做球的摸样,在此给学生示范动作就要讲清楚几个动作要领:低头、团身、蹬地等。 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滚翻时要团身的要领,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依然有不少学生不能规范完成动作。关键的原因在于低头的问题,学生往往用前额或头顶来接触垫子。于是,我让两个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动作,一位学生低头团身,完成了动作;而另一位学生尽管团身很紧,可是由于低头不够,使得他的前额触垫,怎么也翻不过去。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明白了低头的要领,要后脑勺着地。为了更好地完成此动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准备活动时的“低头看天”和“倒看人”游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后脑勺着地的要领,尽管有些学生团身不紧,但是一低头还是可以翻滚过去。在这样的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滚翻以后能站起来。刚刚有些学生低头能滚翻过去,但是由于团身不紧,无法很好的站起。学生明白了动作要领,在后来的练习中,自然而然的在滚翻中团身,力求在滚翻过后能站起。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在滚翻后站起,还有部分学生就差一点点就成功,这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双脚用力蹬地。我请两个学生展示比较,动作快的学生很容易就滚翻过去,而动作慢的学生尽管滚翻过去了,但是站起来很艰难。我问翻得快的学生有什么秘密?他说:“要用力翻,脚要用力蹬地。”通过对比引导,超过90%的学生利用低头、团身、蹬地等动作要领,出色的掌握前滚翻的技巧。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我有两个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技能教学上,我采用发现问题——对比分析——改进方法——成功的方法,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较出色。大部分学生通过体验,或是观察老师、同学的示范,逐步掌握低头、团身、蹬地的要领,最后掌握前滚翻的技术要领,出色完成动作。在技能指导上,我充分强调要低头、团身、蹬地等要领,或通过动作比较,或通过动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最后顺利掌握前滚翻技术。 二是学生在自主练习时,我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比如一开始有的学生团身紧,但是滚翻不过去,我就引导学生要低头。通过前面的准备活动“低头看天”“倒看人”游戏,使学生理解前滚翻中低头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滚翻时要先低头才能滚翻过去。在学生滚翻过去后不能顺利站起时,又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要滚得快,双脚就要用力蹬地。在练习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就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