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教了多年的九年级思品课,心累不已!我曾目睹了很多思品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畸形的课堂,一节课从头到尾,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应试气息,“精致”的应试训练唯教材字眼是瞻、玩文字游戏,断章取义地截取教材中的某句话作为金科玉律加以膜拜,“此处是考点”、“划一划”、“背一背”等语言成为一节课的关键词;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这些数字早已让思想品德课被绑上背道而驰的战车, “立德树人”这四个字难以寻觅,这真是悲哀至极! 因此,本学年我终于逃离了九年级的苦海,我决心坚持做自己的课堂,坚持将课改的理念体现在我的课堂中。这些日子,我越来越喜欢我所带的七八年级的孩子们了,请看看我的课堂吧! 上课后,我让孩子们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交流,大致分析本课的知识梗概内容,让一两个孩子来构建知识框架图,我再用PPT加以归纳,这个过程大约在10分钟左右;下面的时间则让他们把自己课前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收集的教学素材展示出来,小组进行展示对比,我随机进行点评。学生的展示很宽松,可以是自己制作PPT,可以是播放搜集的视频录像,可以是讲述小故事,可以小组诗朗诵,也可以是表演他们自己编排的情景剧,3分钟的时间内,各小组想尽办法努力呈现最精致的素材作品,他们非常在乎自己小组的展示情况,因此课堂非常投入。由于“我的舞台我做主”,因此,他们往往在展示的时候能自然地使用教材且超越教材,呈现出很感人的生成,当然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设计背景下,课堂生成不同,学生表现也不同。就拿前段我讲的一节公开课说起吧! 这节课我讲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节《认识自己》就授课过程而言,提问旧知环节虽然问题答案很长,但是学生还是背出来了,自学问题也都能从教材中找出答案,研讨和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检测时间充足,题量适中,从总体上看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不敢发言,不会发言,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研讨流于形式。另外,作为课堂的主导,在研讨环节让学生介绍自己时,出现连续三个学生无话可说这一现象时,没能及时的引导和示范,仅仅是单纯的认为教材知识讲的已经很透彻了,学生说不出来是自己不用心,却忽略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另外,在归纳总结这一环节,过于教条,死板硬套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板书完整的教材框架,效果绝对更好一些……当然,还有其他不足,显然这一节我并不满意,学生上的不开心,教后我也没觉得幸福。 接下来的评课环节,我由衷的感谢政史地组全体教师对我的包容和鼓励,这节课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第四节我在七一班的上的这节课,却让我感到深深的幸福,直到今天回味起来,依然是意犹未尽,我想这样的课才是我想要的理想课堂吧! 同样的教学环节,却有了很多意外的精彩,提问环节的对答如流,展示环节的你争我抢,让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精彩,同样的自我评价环节,全班同学都上交了自己的文字描述和自画像,描述语言形象生动,解决问题的态度严谨认真,除了贴近要求,还十分的接地气,比如:暖男,女汉子,萌萌哒等词汇,更有男生说自己能劈叉,我请他展示,他的不卑不亢,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惊呼。在同伴互助合作环节,我请一组同学展示:你是谁?我是谁?这一环节,不同于六班的不知所云或沉默不语,有个男孩直接问我:老师,我想请你做我的搭档,完成这个问答,这一意外,却也有了别样的精彩,在我们的示范下,其他组成员也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而说了。其他亮点也很多,比如在说到关键知识时,不用我提醒,全班同学一致齐读,回答问题积极举手,观看视频时认真倾听,用心体会等等,在这节课,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亮光,也看到了他们在做“更好的自己”,而我也终于找到了缺失的那种感觉,即理想的课堂状态。 通过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目前的道德课堂,高效课堂提了这么久,而时间都去哪了呢?我们在这条课改之路上又走了多远呢?有没有那么一节课,能让学生轻轻的想起我呢?正是在备课,上课,多班对比的过程中,我的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听以前老教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即使到今天,依然不过时,他说:教学要做到武侠小说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无招胜有招”,一节课上的好不好,功夫在课外。面对课改,只有居安思危、自加压力、不断鞭策,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如果消极应付,那么我们给学生的课堂依然是“蓝瘦香菇”,如果锐意进取,敢于突破,也许明天的课改之路上你也是领头羊。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不断体验着为师的幸福,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李镇西老师说过一句话:课改中,勇敢的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我送给千万个在课改中一直努力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