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文中的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仔细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揣摩问与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应声”、“未闻”、等词语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品质。
4.通过古今文对照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根据句子的意思译成白话文。
(2)杨氏之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之处。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世说新语》原文或相关的白话文故事。
课 时:2课时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同学们是初读文言文吧!让我来帮你。 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的注释,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3、古文在一些句式上常常使用省略句,比如:“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呼儿出?文中没有点明,这就要靠读者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来补白出文中的“谁”才能使语句结构完整,语义表达才会更加清楚。类似的句子在本文中还有几处,读本文时要注意这一点。4、古文中的一些词语与现在的意思有所变化,有些词现在已经不太常用,如:“家禽”,在学习时要对照文后的注释或查字典,有的要联系上下文来解释,如“果”的意思,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水果,要认真思量才能正确理解文义。
基础达标: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杨氏之子”中的“杨氏”的意思是( );“之”的意思是( );杨氏之子的意思是( )。
(2)读3—5遍课文, 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的读音读准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惠( ) 曰( ) 禽( ) 乃( )
(3)我能把生字写的既正确又美观。
(4)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慧”的意思是( ),“夫子”的意思是( ) ;“惠”的意思是( )。诣的读音是( ),旨的读音是( );“曰”和“日”的写法区别( )。
2、对照注释或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补充部分用括号标注)。其中几个重点的句子是:
(1)父不在,乃呼儿出
(2)为设果,果有杨梅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根据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我能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标注出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读了几遍课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
我还知道本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描写杨氏之子的,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杨氏之子 的品质特点。
我的疑问: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老师交流:
(1)
(2)
我来盘点一下
课文我读了( )遍,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
◇大声地朗读。( )
◇先读,读熟后再看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
◇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释或查字典。( )
◇先通过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地朗读来进一步理解。( )
二、拓展阅读
蒋干盗书(节选)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 ),双方箭拔弩( )张,准备大战一场。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 )自荐( ),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 )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 )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故 人:
毛遂自荐:
剑拔弩张:
大动干戈:
同窗锲友:
2、与下列字形近的字有:
峙( )( ) 瑜( )( )
喧( )( ) 弩( )( )
3、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体会文中划“ ”部分的语句,说说周瑜是怎样彻底阻断蒋干劝降的?其语言精妙之处在哪?
三、相关链接
《世说新语》中小故事之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召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