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翻看了本册教材,因此次比赛要求体现出“新”。结合自己之前讲过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概念课《分一分(一)》,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驾驭规律类型的课,于是选择了《商不变的规律》。一新,结合课标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们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二新,可以采取郭主任培训的互联教学助手,及时的将课件上传平台,将学生的练习拍照、上传,高效又直观。这三新呢,我设想,可以在结尾适当引入微课,既是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又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不变,余数怎么变呢?从而让学生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四新,在讨论环节可以适当加入学校PBL的评价量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方向,有目标。 第一次试课时,因试课班级没有进行过提问题的训练,所以预计把知识目标达成。第一个环节预设学生结合算式,就数论数说变化,然后在第二个环节设想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算式或者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第三个环节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试讲课后,第一个环节引导不够,对学生的评价简单,指向性不强,加上试课班级没有进行过思考过程的训练,所以没有按预设呈现,幸好之前考虑到这种可能,在PPT上直接给出了学生淘气改写过程的示范,让这节课得以进行下去。此外,因比赛时间只有30分钟,加上第二个环节浪费了时间,所以商不变规律的应用部分粗略的呈现. 课后研讨后,最后的有余数的应用除掉,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商不变的规律,把这件事情讲清楚已经很好了,再加上有余数的除法短时间难以说清楚。另外因为没有把问题引领学习的模块展示出来,所以不知道效果如何,应全面呈现。 在第二次试课用的是澳新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刚学习过找规律,比较适合,但因为在计算上没有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所以第二个黑板三个算式整体改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尽管如此,可能因为引导的不充分,三年级的孩子们在第一步发现规律的时候还是有些慢,没有给够时间让孩子们探讨。导致部分学生在看思考过程及总结规律的时候没有完成目标。优点是把课程流程完整的顺了下来,部分孩子的点评比较及时,和孩子们的互动比较充分。 这时,已经是比赛前两天了,在第三次试课因为过度紧张,部分引导更充分了,但是语言没有精简,造成时间拖沓。没有出现理想效果。 对此,我反思后认为:第一、对每一个问题想要的学生效果还没有特别清晰的定论,容易跟着学生走,第二、得出结论时让学生说的太少,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关键的地方应该让不同的孩子多重复,你说说,你说说,再说说等等。 最后一次研讨,因为临近比赛,老师们几乎一句一句的把问题帮我敲定,什么环节出现什么情况引导我提前想出应对措施,并帮助设计出最佳回应方案。几个必须的大问题确定好。这时心里有底了。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比赛,我认为自己在下一步应该在问学生的问题上再继续下功夫,有指向,更精简,同时心里清楚自己每一个环节想要的效果。当然这离不开更深入的研读教材教参,多在网上看名师大家的课,多思考,多总结,把别人的优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及时实施在日常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