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综合性学习,初看起来和优秀传统文化挨不上边。我在思考,怎样可以使互联网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呢? 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散文来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散文。比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张晓风《敬畏生命》,朱自清的《匆匆》等。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他们会自觉的找到喜欢的作者,喜欢的文章。通过阅读,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阅读面,另一方面亦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实践散文的特点,不再是一些概念,而是实际的接触。他们在接触中一定会有所悟、有所得,并且能够慢慢领悟到散文如何去写。这样就不用老师费尽心思去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了。这样的结果真的很好。 设计毕竟只是设计。课堂上学生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模式。询问之后他们说:这样的选择没有约束,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喜欢的作者来进行。他们觉得自己的阅读获得了尊重。而且通过网络,他们知道了很多著名的作家,读到了许多没有看过的文章。我想这也是我所期盼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收获。搜素知识层面的小组有点意见,我对他们进行了表扬。他们分享到其他小组同学找到的文章,也很高兴。学生找到的文章很多,我打印了一部分,作为班刊留存。其他一部分保留在教室的班班通里。学生如果想阅读,随时都可以打开的。这对孩子们的阅读是一种鼓励。 总之,我觉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东西,我们都应该接受,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这样就可以做到教学相长。你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多好!那么我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和现代技术一起走向美好的,或者说现代技术帮助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