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大学毕业典礼致辞:我有三个问题留给你们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2019届毕业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一个特殊而又难忘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019届800位本科生和246位研究生顺利毕业。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全体毕业生!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xx大理事、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先生作为毕业典礼嘉宾。从xx大理事会成立起,陈先生就是我们的理事,他对xx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先生莅临xx大!亲爱的2015级同学,你们是xx大承上启下的开拓者、飞速发展的参与者、历史进程的创造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在xx大有“同年之谊”。2015年,我选择“从北向南”,从北大来到xx大。而你们,则是我到xx大后亲自参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吸引我们在这里相聚的,是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奇迹的伟大梦想,是深圳这座伟大的城市。你们亲自见证并推动了一所大学的茁壮成长。四年中,xx大从只有几个本科专业,到拥有29个本科专业和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理工医协调发展,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全新大学。别人是千辛万苦想考上名校,你们却是把xx大上成了名校。这几年xx大在国际大学排名中逐年进步。前天,最新的泰晤士年轻大学排名,xx大排在全球55位,是中国内地高校迄今取得的最好成绩,创造了办大学的深圳速度与质量。读一所大学,和创建一所大学注定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些都将成为你们区别于同龄人的人生财富。你们亲自参与并创造了很多xx大的“第一次”。你们中有致诚书院和树德书院第一届学生,并亲自参与了学校由两个书院扩展至四个然后再到六个书院的进程;你们“享受”了xx大第一个暑期小学期,叫响了“南方不放假大学”的名号。别人暑期都是旅游行程表,你们暑期是学习课程表;你们推动了第一次全校师生跨年晚会、第一次全校运动会,记得当时我还在晚会上唱了一首《儿行千里》,听说圈了不少粉丝。对于你们,我有许多钦佩和些许愧疚。你们当年选择xx大,是无比勇敢的决定。选择一所初创大学,选择和一所大学共同成长,意味着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勇气,需要承担更多的未知风险。但你们,义无反顾选择了和xx大一起成长。现在,xx大学科越来越齐全,实验室和科研设备越来越完善,校园二期工程眼看就要全面竣工,xx大医学院医院,设计学院正开始建设,而你们却要毕业了。一朝xx人,终生xx情,感谢大家对学校的包容和理解。当然,更让我欣慰的是,2015级毕业生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超过一半的同学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化学系徐晶课题组的6位本科生全部获得直博offer。许多同学本科阶段就已经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我为你们在科学研究中的锐意进取感到骄傲!同时,也有不少毕业生怀着远大志向踏入社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中都有我们xx大学子,xx大正在用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回报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还有2017级硕士研究生,你们在xx大–哈工大两所学校共同打造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上,获得了独特的人生体验,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经历,更是你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为你们骄傲!同学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你们有个性,不喜欢“同款”;你们“自黑”也更“自信”;你们敢于扛996,也大胆拥抱不确定性。走出校门,迎接你们的将是一段全新的人生之路。当今时代,第四代工业革命扑面而来,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尤其在科技领域,已经进入了“硬核”时代,很多国家都在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部署,争夺“根技术”主导权。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勇于面对挑战的年轻一代,中国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你们。怎样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国家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变,这是时代留给你们的命题。如何在人生道路上成功做到从学生到社会精英人才的华丽转身,在你们出发前,我有三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探求与解答。第一:你们能否守得住寂寞,做科技创新的专注者?做任何工作尤其是学术研究,首先要“发现你的热爱,热爱你的发现”。在枯燥甚至乏味的科研道路上支持你坚定前行的,永远是你的热爱。我的导师周培源先生曾经说过,湍流研究很难拿诺贝尔奖,因为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湍流,也无法定义什么是湍流问题的解决。但是,湍流却是国家航空航天航海重大装备中“卡脖子”问题,是悬而未决的重要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也是Science公布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之一,依然有无数的科学家投身到湍流的研究,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对湍流研究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专注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长期面对同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对于专注度不够的人来说会是种煎熬。我们物理系的张立源课题组,不久前用实验首次验证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成果今年五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实际上这个预测早在32年前就被提出来了,但由于各国科学家无法实现苛刻的实验条件,研究一度停顿。张老师沉心于这个冷门领域,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最终攻破了这个难题。记得大概两年多前,张立源教授来到我的办公室,告诉了我他的研究想法;他说:“我的这个工作做了很久,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但我的启动经费花得差不多了,我需要学校与您的支持。”大家都知道当一位教授要校长支持的含义。我当时就被他的执着所感动,说服了学校其它领导,给予了他额外的支持。我十分赞同他说的话,做科研就像挖矿,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光,但认准目标就不要轻易放弃。我希望xx大的学子们,能够发现并专注于自己将为之沉浸一生的事业,并在喧嚣的世界中执着前行。我一直认为,在科学世界里最好的位置是“冷板凳”。发现“冷板凳”已经成功了一半,能把“冷板凳”坐热,就是开辟自己学术领地的开始,进而有可能成为身怀绝技的“扫地僧”。第二:你们能否追求卓越,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培养卓越的一流科技人才,走在源头创新的最前列,支撑深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xx大创建的初心。从“631”招生模式到“三制三化”,从通识教育到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的持续探索,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xx大一直追求做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者。今年我们又获批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三个专业。前两个专业标志着xx大新工科的专业布局与智能时代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立,则标志着xx大进入理、工、医学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我们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同筹建联合医学院,则是中国高校与国外一流院校在医学相关专业合作的率先探索。当今世界的科技迭代愈发高频,领先的时机转瞬即逝,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超前思维进行布局。在冷冻电镜领域还没有获得诺奖的时候,我们就布局了冷冻电镜实验室;在量子计算领域全球刚起步时,我们就成立了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面对各种条件不成熟,我们的俞大鹏院士有句名言“死等就是等死”,他带领团队克服人才、经费与空间不足等诸多困难,用艰韧的创业精神,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搭建了中国最好的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平台,并发表了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xx大的学科布局、科研布局、人才培养体系布局,都是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够成为科技前沿创新引领者,“国之栋梁”、“国之重器”,我希望学校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能够潜移默化融入大家的血液,在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扬帆远航的澎湃动力。我真诚希望“pursue excellency, become a leader”成为xx大毕业生的重要特征。第三:你们能否勇闯禁区,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在科学的探索之路上,跑在最前列的引领者经常会率先进入“无人区”,完成人类认知的升级与突破。在这里,任何一个不确定的因素都足以导致全盘皆输、从零开始,必须在前所未见的危险和威胁中摸索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其实,xx大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诸多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无人区”,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任正非先生在访谈中提到了华为的“无人区”。华为在超越所有竞争对手之后逐步攻入了“无人区”,处于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迷航困境。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产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我希望,我们xx大的毕业生能够在自己的科研人生中,参与、主导更多的行业开拓,更有机会体验到无人区的惊险与美妙。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曾经携手定义了一所新的大学;今后的人生,你们将定义一个新的世界。今天,让我们在这里许下一个约定:再过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当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中国梦照进现实,请你们再回到xx大校园,讲述你们追寻科学之路、人生之路的故事。再见了,我的2019届同学们,请带着xx大的初心与敢闯敢试的基因与精神勇往直前,奋力探索你们人生的“无人区”。我想让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诗句作为送别:Hope your road is a long one,full of adventures, full of discoveries.(愿你们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最后,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