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教学反思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想要提升阅读能力,还是有一大段路程要走。此课题在我校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课题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开展此课题首要解决是山区学生有书读的问题,针对此情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动员家长为孩子买书。首先是教师在家长群上让家长懂得阅读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可在特殊的节日以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月送给孩子一本书,并尽可能的在家庭中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孩子交换各自的书籍。学生各自拥有的图书是有限的,但交换阅读的话书籍就多了起来。这主要是在课室中建立起班级图书阁,让学生自我管理,这样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条件。到图书室借阅。学校的图书室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资源,应该利用好这些藏书。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进行借阅,教师列出借阅的清单,借来的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学生管理、借阅、定期归还。通过以上措施,学生有书可读,接着是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首先是从意识上入手,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如,边读边标注的习惯、边读边质疑的习惯、边读边查找的习惯、读后有所感的习惯等。如果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去阅读而没有其他的展现形式,学生的兴致可能很快就会不高,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些条件,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快乐的阅读。首先是分享。每节课的课前5分钟我都会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所得,可以说一个小故事、一则新闻,或是自己阅读的某些心得体会,或是给同学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在分享中学生兴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语感得到增强,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的时候也从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其次是办手抄报。学生对于写写画画最喜欢了,手抄报刚好可以满足他们。学生从阅读的书籍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仔细摘抄,精心装饰。主题也很广泛,名著介绍、读书心得、读书名言、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等,这是学生对快乐阅读的耕耘与播种,对读书的快乐之情淋漓表达,他们用心阅读,用心绘画,把自己的收获与其他同学分享,浓浓的书香飘荡在校园中。最后是比赛。为了让学生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比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每月我们可进行一次比赛,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辩论会,《骆驼祥子》的阅读课上,就“如果小福子没有死,祥子带着小福子回到了曹宅,祥子会不会不是悲剧结局呢”展开辩论,学生各抒己见,正反两方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思想撞击中,学生有了对书本更深刻的看法,这也是一种收获。再有就是手抄报比赛、读后感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快速阅读比赛等等。这些比赛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斗志,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课题的开展有不少的收获,但也遇到不少的难题。首先是时间上的问题,学校的课程中并没有安排阅读课,那就难以保证有时间去指导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其次是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是“重课内,轻课外”,加上教师的敦促和指导也有所欠缺,导致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最后是因学校大多是留守儿童,课外的时间大多沉迷于手机等娱乐东西上,心越来越浮躁,回家后缺少监管而不会花时间去阅读,所以有一部分的学生在阅读上还是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