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面积的认识,“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内容,这一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会比较两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积大小。而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因此,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情境与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大量的“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认为本节课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 情境导入 我是通过涂色比赛的情境,然后通过涂色比赛的结果引起学生对比赛公平性的质疑,从而初步感知平面的大小。 二、理解面积的含义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桌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从而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面、数学书封面、黑板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感悟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三、 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 首先通过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前两关关分别用观察、重叠就可以比较出来,第三关两种方法都比较不出来,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较面积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做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重叠法。本节课比较这两个长方形不能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来比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组织学生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从比较中发现用圆、三角形测量都不精准,用正方形测量既能密铺,也不受形状的影响,从而得出数方格的方法选用正方形来做单位最适合。四、拓展练习 第一个练习是62页做一做,用数方格得到图形的面积,图形中不满一格的图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强调学生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两个半格合成一个整格。 第二个练习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大长方形里面测量的正方形大而少,小长方形里面测量的正方形小而多,利用这里的对比得出在比较面积大小时测量单位一定要统一。 五、 全课总结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能达到,但我觉得课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概念细节上的引导做得不够到位 在让学生用“面积”一词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当个别学生把“数学书封面”说成“数学书的面”时,没有及时引导、纠正学生的说法,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误区。 2.没能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在这节课的各个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师生互动活动中,愿意思考,踊跃发言,学习欲望强烈。但考虑到时间关系,没能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