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 我把“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表现父爱”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借用读写结合突出且突破重难点。1.设计意图首先,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意,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学会正确运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个性化行为,强调了“交流”的作用;高年级应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见闻,积累写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叙文。为此,我特提出“多元解读父爱,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把“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爱。”作为教学重难点。其次,单元导读提出:本单元学习任务是阅读四篇文章,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表现父母的爱;四篇课文的故事语言朴实,道理浅显易懂,如何品读和表达才是重难点。再次,学生情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写《我的妈妈》、《我的爸爸》等写人记事文章,他们不缺乏发现爱的眼睛,关键是缺乏表达爱的写作方法,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干巴巴的,不能打动读者。2.设计思路首先,体现了自读自悟学习法。承接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我让学生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来,并借用“通过()描写,我感受到了()”这样的句式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外貌描写的恰到好处,在品读中体会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准确传神,在自读自悟中逐步学会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其次,体现了读写结合。新课标曾提出: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读写结合,提高读写能力。这里提出的读写结合,强调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文本的读写结合训练有很多,如:补白法、续写、改写、改变人称或文体、发挥想象法、写法迁移等。本文的读写结合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设计,一是发挥想象,父亲在挖掘时会想些什么?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二是根据单元导读要求,进行写法迁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写法迁移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在片段描写中深化父爱。再次,体现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课文只是个引子,大量的课外阅读方能拓宽学生视野,深化课内阅读的所得所获。因此,我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重温父爱之后,又走出文本,通过朱自清的《背影》片段和无名氏的《怀念父亲》片段赏读,再次感受父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读写结合训练做充分的准备。完成学习任务后,我又及时为学生推荐了四篇描写父爱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真正读懂父爱,学习不同作者对父爱的不同表达方法。3.教后思考我的经验:为了渲染课堂气氛,选歌非常重要。我的困惑:我将本文教学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字词,品读文本,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第二课时多元解读父爱,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深化父爱。不知是否可以?我的不安:一是把本课“爱”的表达定位父爱,意在提醒学生多些和父亲沟通交流的机会,感受父亲的责任和不容易,也想借本课和纪录片《爸爸在哪儿》,呼唤父爱的回归,拉近父亲与孩子的距离。可是,既恐触动班内失去父亲的孩子的情绪,又恐定位过窄。二是学生写作时间和分享交流时间过少,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体现不明显。三是总感觉学生的感情基调还不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