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 力与运动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七章 力与运动说课稿

ID:533294

大小:5.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力与运动》复习课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章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实例入手,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运动,以探索物体运动的原因为线索,逐渐解开运动的实质,力与运动的关系。2、复习目标: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3、重点和难点: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 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二、说教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作一梳理。主要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问题回答思考,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关键地方给以强调和点拨,并通过相关的习题进行知识巩固。 尽量让学生多思考,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通过课件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回顾实验、习题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三、说学法:这是一节复习课,重点是学生对整章知识的梳理和识记,并通过相关的习题练习,来正确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能在学中悟法,会中用法,用中觅法,为以后地学习起导向作用,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适时指导学生巩固或学习以下学法: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知识归纳的能力。通过相关的习题练习,通过学生正确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认识什么是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条件。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会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3.能用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运动现象,初步领略人与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五、说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六、说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和应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说教学过程:(一)、物体受平衡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通过两个小活动:1.静止的黑板擦。2.匀速推动课本。思考:物体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收到哪些力的作用?什么叫做平衡状态? 什么叫做二力平衡?学生交流讨论,归纳与小结,回顾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播放视频,演示二力平衡实验,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渗透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改进,培养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改进的能力。(二)、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提问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引入牛顿第一定律。播放视频,演示伽利略斜面实验。通过三个问题对实验过程和方法进行复习和强调。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剖析。演示小实验:“鸡蛋入杯”实验,让学生利用惯性解释实验现象。强调: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三)、物体受非平衡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牛顿第一定律过渡到物体受平衡力、非平衡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根据生活实例说明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的会发生改变,强调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黑板展示)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第本章知识应该有一定的理解,并能应用知识解答一些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由相关的习题练习的解答,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增强了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但是也发现了下列问题:1.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设计简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语言不规范,出现口误比较多;作图也不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3.举例不贴切生活,学生参与度不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