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听课评析:语文课要上出深度和广度今天,我们在北大附属小学听了宋xx老师执教的《影子》。整节课,宋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很清晰,教态亲切自然,但是细细品味一下,我感觉这节课上得太肤浅,缺少了语文课深度和广度。 一、字词教学没深度。上课伊始,宋老师逐一出示了11个生字,检测学生掌握字词情况,她只是让孩子泛泛去读,学生真正都会认、会运用吗?(因为每班都有学困生)并没有进行深度地练习。字词教学要会读、会组词、会造句。虽然,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知识面较窄。但是,此时正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如果,宋老师再深一步去训练学生组词、造句、口语表达能力,那么,整节课孩子们会兴趣盎然的,也彰显了语文课的深度。指导书写一类字,缺少老师规范性的指导,宋老师可以先引导学习观察田字格里每个汉字位置,针对重点笔画要再三强调。然后,老师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再认真书写,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深度和广度。二、朗读训练太肤浅。本文作为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涵的情感的常用方法。本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课中宋老师创设了多种读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如:指名读,男女生比读,范读,男女合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始终,但是,整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缺少老师有效地指导和范读,显得课堂教学很肤浅。如:课中的第二个环节是指导学生正确读课文,好多学生都是一个字一个字顿读,虽然声音震耳欲聋,但是,失去了朗读时的语感。此时,宋老师应该立即纠正,可以给诗歌画出节奏,标上重音符号,可以示范读,读出诗歌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这样学生一听就知道该如何去读了。他们也会模仿着读,显得指导朗读有深度。三、习惯养成,终身受益。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觉得宋老师应该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上课发言积极胆大,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延伸。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完美的课也有遗憾,我会在教学思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力求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