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反思:走进父爱 学会感恩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从情感上得到陶冶,让学生在走进课本的同时,去感受文中深沉的父爱,从而学会感恩。一、结合背景、品读背影、感悟情感。本篇抒情散文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朱自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教学时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是“初读文章,初感父爱”。学生自主找出文中多次出现的有关“背影”这一主线的文字,反复诵读。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父爱有了一个初步的体会。再来“品读背影,聚焦父爱”,让学生通过品读,再次感悟至深父爱。通过背景资料的学习,结合课文内容,学生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家庭状况和父亲的境遇、父亲的言行,特别是父亲送行时的几句话以及作者看到背影前后对父亲的理解,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入深深的父爱。二、立足文本、拓展延伸、体会写法《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超文本阅读与应用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亮点。《背影》这篇抒情散文最大写作特点是:“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在此处的教学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让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我也顺势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而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其次,在安排作业时播放《父亲》这首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构思,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后教师小结:语文教学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就必须将生活的情趣带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充满无限的生机、平等和谐的意趣流入心田,才能营造主体学习的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个性发挥的基础上自由地提问、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本环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细节描写这一主线,贯串整个教学,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同时学生的写作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升华。三、联系生活、畅谈心声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也不同。最后,我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经历中,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我告诉大家: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激励着我们。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回到家里,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自己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的理解,并对他们给予你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自己的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希望学生在通过研读文本中体验到真切的人间至情。不过,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因更多地注重情感体验,从而未能够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遗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