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后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挑山工》教后反思

ID:533852

大小:4.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挑山工》教后反思  昨天我们做练习的时候,很多同学对于文本开头和结尾在写法上的作用不甚清楚,今天看到《挑山工》,其首尾写法也很有特点,我们就拿来“练手”了。       基于同学们的预习成果,我们直接从课题入手,介绍一下“挑山工”,学生立刻将眼光聚焦到第一段了解到“挑着货物上山的工人”就可以称为“挑山工”。第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呢?学生的发现还是比较快的,写出了挑山工工作的样子和走过的路线。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是作者却让我们迅速就了解了,看来很会写作啊!仔细读读,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学生分部分去阅读,发现在介绍挑山工干活的样子时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搭、垂、甩”等写出他们的动态;抓住顺序词写出了“折尺型路线”的具体走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写出了这样登山的优缺点。其实,写到这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今天要介绍的主人公——挑山工,联系下文读读,还有什么作用?学生结合第二段,了解到这部分引出了疑问“为什么挑山工身挑重物、路线加长,还可以常常赶在游人前面”,看来它还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第一部分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了解得全面、具体。       那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亲身经历中午探寻这个答案!这部分一共有三段,我们将要走进挑山工,有层次吗?学生发现从“我们”遇到挑山工、初步交流到我们深入谈话、探讨不解之谜,再到我们继续前进、验证说法,可以说是层层推进。初次见到挑山工,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让我们产生初步印象呢?学生回文阅读勾画,发现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并从中认识到一个朴实、能干、敦厚、风趣的挑山工。有的同学细心发现,段首、段尾都有外貌描写,这就是对人的观察了解有逐步接近的过程,形象从整体向细节过渡,一切那么亲切自然。而在解答疑惑的时候,怎么说作者才能容易明白呢?同学们立刻发现了对比的写法,将游人和挑山工的诸多不同进行了对比,进而了解这其中“快与慢”的关键,在于向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后文的验证,让我们更加领会了其中的真谛,才会“心悦诚服”。       在学习最后一部分时,有学生提出异议,为什么作者不画一个挑山工登上山顶后的成功的样子呢?顺势引导,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画的那幅画吧!学生读出画面内容,我们将这幅“稳步攀登”和试想中的“山顶交货”作对比,说说哪个选材好,为什么。学生很快就得出,只有前面的稳步攀登、坚持不懈,才会有成功,所以前者更重要!有的同学说,只有画出挑山工在山脚下开始攀登的样子,才能让我们去想象他是怎样一步一步不断向上的。而只画出“山顶交货”的画面,虽然有成功的喜悦,但是却看不到努力的过程。是啊!一位画家画什么,取决于他想表现什么。那么最后的“一语双关”就不难理解了:“我需要它”中的“它”表面指的是一幅画,实际上指的是挑山工那种坚持不懈、稳步向前的精神。我提高难度: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呢?学生说,会让我们永远记住挑山工的样子——形象深入人心;让我们明白作者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引发深刻思考。这样的结尾才会让人印象深刻又意蕴无穷啊!       当学生需要什么的时候,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