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课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我的这节课是在精讲课文后进行的拓展阅读。这是一篇以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篇章展开的群文阅读课。我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我选取了《陶罐和铁罐》、《啄木鸟和梧桐树》和《蚂蚁和蟋蟀》这三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进行整合。 本节课的组文是关于“寓言故事”,通过阅读多篇文本,在阅读比较的过程中,利用阅读卡,找出对比,学会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这是第一次尝试上群文阅读课。虽然课堂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学生运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多篇课文,得到一定的发展。现就这节课的具体情况做如下反思:一、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做的好的地方是: 1.在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根据课件的有趣动画说出对比,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阐述寓言故事中的表现手法,这有利于这节课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这节课打破了以往单篇的教学模式,把三篇文章捆绑起来,采取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先让学生回顾《陶罐和铁罐》,发现阅读小妙招。然后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共读《啄木鸟和梧桐树》和《蚂蚁和蟋蟀》两则寓言,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对故事的道理进行探讨。在教学中,与平常教学区别的便是只抓重点不做细致的分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在这当中学生表现的非常好,他们积极踊跃的谈出了自己的想法。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因此在角色扮演朗读时,学生十分投入 ,赢得了阵阵掌声。 4.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语,口头评价和黑板奖励机制的“阅读之花”评价。评价语比较丰富,过渡语衔接也比较自然,里面还运用了几句和课文相关的谚语进行过渡。例如: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等。二、不足之处 1.在学生进行汇报学习结果的时候,太急于让学生说而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时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教师就开始引导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学生没有跟上学习的进度。例如:这学习完三篇寓言故事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完后的收获。但是学生谈得不够深入。 2.在教学时,灵活变通性不够,还是脱离不了教案,一直都在按着教案的步骤来,也有点放不开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很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没有达到。尤其是在最后多数学生还没有思考好就让他们说,因此效果并不是很好。 3.群文阅读不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抓住关键的点,让学生理解透,课上学生是主抓了关键内容但是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走进文本,因而对寓言故事的道理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很多学生只抓住“模仿”,并没有理解什么是机械的模仿,不经过思考的模仿。 4.在最后展示评价部分,如果能再找多两个学生的续编寓言进行分享,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可能效果会更好。三、我的思考 上群文阅读课有很多问题值得我去思考。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把几篇相关联的课文组合到一起进行学习,而是要找到几篇课文的共性,还要找到课文的个性,要在分、合当中学习。由于群文阅读一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很容易占据主要地位,牵引学生学习,所以我们要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在彼此讨论和交流中学习课文。群文阅读和单篇课文相比较起来群文阅读难度大,对老师的要求高,教师的付出要高于以往单篇阅读的几倍。因此,作为老师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不同的文章,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以后的阅读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