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教学反思《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它以“雨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种祖孙之间的爱为线连缀起来,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读懂文章,了解在雨天外公对“我”的呵护和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从而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我觉得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发现真爱,感悟真理,表达真意。使学生在字里行间悟情,点点滴滴品爱,身体力行报恩。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把教学思路定为:以“读”为针,以“情”为线,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体会真情,感悟文章主旨。一、以“读”为针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不够大胆放手,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地位不够突出。尤其是在朗读方面,让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感悟的时间不多。在今后教学中会更加注意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我应该利用多媒体出示,采用范读、自由品味读、指名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同时,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始至终读书,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朗读中受到爱的熏陶,获得爱的启迪。二、以”情”为线 这篇文章看似语言平淡,实则真情涌动。我通过提出问题,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的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抓住丹丹和外公的感情变化来体会“情”。如:外公的三次笑和两次颤抖,“我”的困惑和感动。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讲述课文的内容还是过于繁多,不够干净利落,还是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够淋漓尽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得到更高程度的训练。课文内容学完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爱的体验:观看视频和小练笔。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讲文明树新风--爱的回归”公益视频,在爱的画面与动人旋律中本是一个引领学生思索感悟的好机会。但是,我感觉自己没有抓住机会把“情”升华。如果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得到的爱和对别人的爱,让“情”蔓延,在进行点拨和小结后再让学生进行练笔,应该会更好地使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三情共鸣,达到情感共鸣的高潮。 三、评价语言单薄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未能做到及时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评价语言还是不够到位,针对性不够强。如:评价学生朗读时不应只是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可以多一些方式,如“你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外公对我的关心,你的声音真好听。”又如评价学生感悟爱的句子时,可以说“你真懂事!你是爷爷的好孙子,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强......”恰当到位的评价语言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回答的愿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次讲课,是对自己的磨练,也是对自己的提升,希望能以后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