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多补少问题》教学反思 不论何时何地,坚持生本理念教学始终是没错的,不论是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我们终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活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否则,你的课堂终将是失败的,你的工作情感也终将是挫败的,当我们用生本模式上课时,你分明看到了学生眼中的光亮,更看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愉悦,这也让我不断地警醒,并且不断地提醒自己,如果你想成为孤家寡人你就凭自己的任性满堂灌吧,非但不能灌下去,并且,你会看到孩子们是不会听你的唠叨的,没有学生思考的参与终将会成为一个个失败的痕迹罢了。 在今天的这节课上,一位同学在谈自己的收获时说,我这节课学会了思考。其实,我感觉到孩子想说的是思考的快乐,因为她是一个爱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中经常思路偏差不听讲,经常开小差,可是这节课中她却积极发言,认真思考,我分明感受到她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我进一步指出,思考是快乐的,在一节课中你进行了思考,你就是愉快的,而不思考你将烦恼不已。 在这节课中,我改变了自己的沟通策略,对于学生的走思走神,我不再一味的指责,而是更多的采用一种深入实际的方式,让孩子们自我感觉有一种不好意思再玩,不好意思再去想别的事的惭愧,比如小崔同学,在小组交流时,他没有与大家交流,大家都已经与同学们交流看看就你还没有回过头去,影响你们小组交流了。在小组展示环节,同学已经开始说话了,可他仍然在与一个同学说话,我让大家先停下来,有一个同学还没有尊重交流的同学,我们等一等,同学们的交流语“支持我的请坐好”分明不是一句看似无用的套话,而更是提出了一种要求,更是提出了一种情感的支持,一种尊重,对于交流者本人和参与交流人的尊重,于是在有同学开小差时,我指出,同学们都支持前面的同学,有一个女同学还没有坐好,你不支持他吗?因为我紧紧地依托于学生的实际情感来沟通,所以孩子们也易于接受我的提醒。 在小组展示环节, 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小组长总结一下两种方法,也就是把两种解题思路重复一下,其实就是给大家梳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时,也让大家对于两种方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再让孩子们自己小声说,进行体验,进行深刻化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移多补少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孩子们又是怎样理解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你愿意选用哪种方法呢?孩子们指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我进一步指出,先求出多的量比少的量多多少,是不是就可以了,直接把多多少都给了少的量呢?同学们提出不可以,这样就会让少的量变成多的量,而多的量又变成少的量了,只要把多的数量的一半给少的量就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了对第二种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再由孩子们通过解决例题来感受,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引入的情境作为例题来讲解,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措施,因为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过多的想法 ,而只是想把多的给少的,于是由此基础上,我提出甲队要给乙队多少人两队人数就同样多了呢?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再到全班展示,而把例题作为了试一试的题目,这样既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同时,更让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了更快速地应用。 第二个例题在处理时,我发现了自己备课中致命的漏洞,没有把第二种题型进行总结,教参中分明已经提出,是已知两个部分和,求两个单一量的问题,而作为一个浑沌的我来说,却一味地指望能蒙混过关,自己既不知,又如何让孩子们更明白这种题型到底是何种类型呢?任何一个想省事的结局都会是让自己更费事,而这种备课中的懒惰必然会让自己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知所云。在此题的处理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读题自己解决,可是还是有大部分同学不会做,我提出:不会怎么办?孩子们:小组交流,我说:对,向会的同学学会。从内心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渴望,只有如此,孩子们也才能更有交流的欲望,学习的想法 ,期间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些小组一个同学都不会,我建议向其他小组学习,在全班展示环节,我没有让那些早已经会的同学展示,而是首先提出在交流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交流时,有个别的不会的同学在等待别人教,你不会,你要积极学,怎么能等别人呢?我指出:谁原来不会,而通过小组交流学会的同学请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样无形中促进了小组交流的效果,让孩子们知道在交流中到底该做些什么,而不再是无事无序的交流,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针对小组长的表现进行了评点,让他们既有一种荣誉感,更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他们既有分工的责任,同时更有一种表率作用的责任。教孩子们如何自我管理,这样老师也才能更省心,只有把更大多数孩子们的情感摆正和吸引,也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与思考之中,让数学的课堂成为思维不断生成的课堂,让课堂不再无趣。 总之充分地备课,让自己成为一个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人,都会真正地让孩子们与自己一呼一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