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案例一:导入设计:在数学王国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快乐谷”!你想去看一看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想)。我们一起来到第一站吧!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此时出示主题图进入新课。修改后:早就听说小朋友们口算很厉害,今天让我见识见识吧!迅速出示口算卡“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学生们迅速口算。点评:最初的设计过于传统,没有实际意义,情景的创设和数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修改后的导入不仅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而且复习了加法并为下面相同加数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感到学习新知不过是对所理解掌握的知识做延伸和拓展,在复习的基础上就学习了新知。案例二:用小棒摆图形设计:请同学们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算一算你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在交流时,抓住加数相同的算式和加数不同的算式板书,进入乘法的学习。修改后:在交流时,关注学生更多的答案,而不仅仅是加数相同的算式和加数不同的算式,比如学生说:“我摆了3个小伞,还剩了1根小棒。”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只顾自己要的算式,而要聆听学生更多的发言。点评:课堂是孩子的,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想法,抓住孩子的思维,把这些综合起来,适当处理,就成为一节原生态的课堂,而不是把教案摆在脑海里,为了课堂能顺利进行,只抓住与设计好的教案息息相关的,舍弃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案例三:习题设计设计:1、送信游戏(把信投到4×6和8×3两个信箱)2、判断3、看图写乘法算式4、△+ △+ △+ △+…+ △这样100个△相加,你会列乘法算式吗?5果冻上的“15克×10个”表示什么?修改后:1、判断2、送信游戏点评:第三题看图写乘法算式和本课中主题图游乐园中的乘法算式和摆小棒中的乘法算式冲突,习题重复,此题可省略。第4题是学生思维的一个拓展。第5题是生活中的乘法。两道题虽好,但放入本节课却不合适,这节课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只是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而两道延伸题放入此次有点难,而且占用了课堂时间,可放入下节练习课较好。授后感:好的课堂一定是张弛有度而又循序渐进的,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何不断吸引孩子的眼球,使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就很重要了,知识点太多怎么办,喋喋不休的讲?不行!一道例题搞定所有的知识点?不行!要把知识分解开来,这个环节解决一个知识点,下个环节又解决一个,每处设计都完成一个教学目标,整节课就会渗透所有的知识又不显得臃肿难以理解,就像一城堡一个积木,受力点均匀才不会坍塌。好的课堂一定是孩子思维撞击的一个平台,撞击产生思考,思考产生问题,问题延伸出新知。我们一直在强调:把课堂还给孩子,教师只做课堂的引领者!可我们又是怎么还的呢?让孩子们多动手去做,够了吗?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孩子们就彻底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这些远远不够!俯下身来,聆听每个声音,尊重每次思想的碰撞,听着他们争论,看着他们思考,还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而不是让教案牵着鼻子走,不是让孩子跟着老师的预设走。蹲下来,自己就是孩子中的一员,一起发现问题,一起产生疑虑,一起解决问题,这才是把课堂还给孩子,还的不仅是形式,不仅是话语权,还有思考!蹲下来,一切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