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结合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我将学习目标定为:1、在观察、操作、讨论、分类等活动中,经历相交、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产生过程,知道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2、通过画、找、辩、说、练等活动,正确区分相交、平行与垂直,并说出其特征。本节课几何概念较多,为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如,教学一开始的“激趣引入”,我设计两根筷子掉在地面上的生活情境,学生在小组里,用小棒在桌面上摆一摆,找出5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组长把它们用两条直线画在纸上,以此作为本节课研究的素材。紧接着就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利用目标导航,任务驱动,明确本节课通过什么学习方法,掌握哪些学习内容和学到何种程度。在“研究新知”环节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比较等多种活动,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的表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平行线的概念。教学垂直是在学生经历了分类和认识了平行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发现两直线相交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进而建立垂直的表象,抽象出垂直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之后,再对比课本中的定义,明晰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在同一平面内”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与垂直的特征,我出示了生活中场景,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行或垂直的情况,之后再给出学生两条直线的各种典型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判断,并规范学生的判断方法。板书的设计是利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形成过程,在“归纳整理”阶段,通过知识树的过渡,正确选出的平行、相交、垂直三者的关系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深的认识。之后的“训练提升”是学生在8分钟内完成《闯三关》练习题:第一关阅读课本后的填空,完成平行和垂直的数学符号化。第二关和第三关是通过找出像加、减、乘等“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在最后的“评价反思”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所获和对照“任务一二”评价自己的完成情况。但回顾课堂,有几个问题的出现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课堂。问题一: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第二个环节“分类”的开始表现出迷茫?反思:活动要求不明确,教师语言引导或过渡不到位。分类前,我把从学生那里提供的素材贴在黑板上之后,出示了本节课的任务,其中任务一是“给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各种情况分类,并说出理由。”在学生了解任务和活动要求之后,我便让其开始操作,但随后将近一分钟的时间里,我看到有些学生纳闷为什么要分类,要如何分类才符合老师的标准。所以在部分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又进行了补充。这样一来,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也耽误的教学的时间。类似的情况还有,比如 所以我应该在学生操作或回答之前,提供具体、明确的要求或问题,或有导向作用的过渡语。问题二:预设的环节没有进行完,课堂不够高效的原因在哪里?反思:第一,分类前,语言引导不到位,导致分类时间过长。学生认为黑板上的情况都不同,对于分类无所适从。第二,学生自主分类时,素材的选取用时过多。为了更多的展示出孩子们所画的不同情况,我要求每组画出5种情况,一组展示之后其他组补充。但在学生活动期间,我没有有效利用巡视时间把特殊情况快速筛选出来,学生补充时提供了很多重复素材,我又进行二次筛选。第三,统一分类意见时,摆放素材的细节没有处理到位,不利于学生观察。我利用知识树的形式设计板书,分类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 “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产生过程,但是素材较多,黑板大小又有限制,在移动归类的时候有些仓促,摆放略显杂乱。第四,学生在练习时,规范答语用时较多。在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和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判断时有清晰的思路,我不停地纠正学生的回答,这看起来是在错误中规范认识,但其实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定义时没有找到定义中的关键,教师没有充分强调重点。问题三:为什么在归纳整理环节,学生会出现猜答案的情况?反思:归纳整理环节的设计是正确选出的平行、相交、垂直三者的关系图,有困难时借助板书的知识树,但学生出现了猜答案的情况。首先,知识树的处理时间不对。知识树本身就是分类完成之后展示出平行、相交、垂直三者的关系,去掉粘在上面的素材就是本题的正确选项。但在课上,分类完成之后我没有直接圈出三者的关系,而是放在了做题之前,应该说学生对于平行、垂直的初步认识是模糊的。其次,知识树的形式条理仍然不够清晰。在板书知识树时,素材的摆放有点杂乱,几乎没了间隔。如果在分类之后及时圈出三者的关系,做题时有困难了,我可以把素材取下来,这样学生的直观感受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