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9月18日,我们语文教研组于晓梅老师执教了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一课。《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在夜间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其次,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再次,适度进行拓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于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亮点好多。尤其是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 即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要使学生认识深入,就要让学生多疑多问。于老师在上课伊始,就问孩子们:读了课堂,你们有什么问题?在初读课文时,于老师又提出: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在排版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篇课文除了前后有提出的问题外,在边侧还留有空白,还有提出的问题呢?这时候,于老师就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交流问题时及时进行梳理问题清单。使学生意识到这些问题可以进行归类。“无线电波和超声波一样吗?”这个问题属于有关“内容”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其他两次试验呢?”这个问题属于“写法”方面的。“蝙蝠探路”,在生活中还有其他运用吗?这个问题属于“联系生活经验的运用”方面的。这就指导学生学会从“内容”“写法”“生活运用”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