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尝试用一节课就完成了三首诗第一课时学习。为什么要一节课讲三首诗呢?我们更常见的是一首一首讲。首先,这当中是蕴含着一条情感线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爱祖国的壮美山河”,这三首诗共同勾勒出一幅祖国山水的壮丽画卷,随着画卷的展开,雄奇的天门山,旖旎的西湖,宁静的洞庭湖越来越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此时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感叹——这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壮美山河。所以三首诗同步学习,更符合教材编写的意图,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那么,一节课讲三首诗,时间够吗?教材单元主题(人文主题:热爱祖国的壮美山河。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提醒了我们对三首诗开掘的深度。以往我们一首诗学40分钟,其中大量时间用在了扩充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写作时的心境、诗中蕴含的情感。或是拓展其它课外诗文进行同主题的比较阅读。这样过度的挖掘并不符合学生此时的学习需要,是脱离了教学目标的。课内的诗文还没有学好,却把时间用在课外的诗文上。作为《古诗三首》的第一课时,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统编本教材单元语文要素,我做了这样的统合处理。第一首诗领着学,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圈一圈关键词语,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第二首诗扶着学,第三首学生已经能自己学了。像这样依据课标、紧扣课本,一节课讲三首诗,是可以实现的,也是更高效的。学生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的兴趣也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