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 设计和完成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简单实验。
重点: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
三. 具体内容
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
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这么多物质是怎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些性质千差万别,有些物质性质却很相似呢?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呢?这些问题都与物质的构成有关。
1. 物质是什么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什么主要特征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
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
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3. 探究性实验
(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提出问题
实验
现象
结论
高锰酸钾的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在研钵中用杵研碎高锰酸钾小颗粒
高锰酸钾的小颗粒已呈粉末状的细小颗粒
高锰酸钾的微粒可以再分
已呈粉末状的细小高锰酸钾颗粒是否还可以再分
取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一颗,放入10mL水中,振荡
试管中的液体全部变为红色
一颗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在水中被分散成更小的颗粒
在水中分散的更小的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将试管中变成红色的液体倒入装有50mL水的烧杯中
溶液变为浅紫红色
说明高锰酸钾的微粒仍然存在
以上实验说明:物质可以再分;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2)探究微粒的运动。
实验
现象
结论
向蒸镏水中滴加酚酞没有明显现象,
再滴加浓氨水,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氨水的微粒扩散到整个烧杯中,使其中的液体变红
过一会儿,装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氨水中的微粒扩散到装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中,使其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以上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3)探究微粒之间的空隙。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均匀
总体积小于30mL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不同
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压缩注射器中的水
很难被压缩
构成水的微粒间空隙小
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
很容易被压缩
构成空气的微粒间空隙大
以上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固体微粒间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