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微小说,篇短短的400多字,却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事也渴望和平。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的跌宕起伏,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战争的理解,然后复习前面读《桥》和《穷人》这两篇小说的方法,抓住人物:老兵、老妇人、姑娘这几个人物,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谈体会,从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中了解人文的特点,如,从老妇人的“神志不清、数数中感受到了老人的“可伶”,从姑娘的“嗤笑---傻笑---不在笑”感受到了“惧怕” 从老兵的言谈举止感受到了对人们的“同情”。接着抓住环境描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情节从车厢中的平静---笑---寂静---静的可怕这样逐步将故事推向高潮 ,同时也为理解“静的可怕”做了良好的铺垫,学完课文学生对课文的主旨不难理解。整节课,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课文前的链接自读、探究,但是少数学生思维根本上,不肯动脑思考,看得出他们什么也没听懂,对于读小说的方法还是处于茫然之中,教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关顾教学进程,而忽视了个性差异,教学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这才是最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