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山歌》教学反思三年级歌曲《放牛山歌》,音乐简练朴实,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娃娃愉快劳动,快乐生活的欢乐情绪。刚好上节课学习的《老水牛角弯弯》,学生对牛有所了解,在课堂的开始,我就运用复习导入,让学生复习歌曲《老水牛角弯弯》,在孩子们热闹的气氛中引出新歌《放牛山歌》。这是一首四川儿歌,速度稍快,并且歌曲中带有很多的衬词和四川方言,歌词钟出现的“大背篼”“捡柴”,是现在学生不常见到的现场,我结合着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了解四川儿童捡柴的情形。在朗读歌词时,会觉得有些不顺口,所以孩子们在演唱中觉得有些难度,尤其是“背上(那)背个(呦啥)”中的“那”是前八后十六音符中的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所以我采用多次朗读歌词,有节奏的朗读,一遍遍读,再加上曲调,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难点。在第一段学会之后,让学生认真聆听第二段,然后直接演唱第二段歌曲。由于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较多,因此,教学中,除了强调重拍、突出附点外,歌曲的学唱要先慢速来学习。待学生掌握住两段歌词后,让学生加上动作表现歌曲愉快的情绪,并演唱高亢的风格,之后让学生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提高孩子们对高亢风格的理解。优点:学生上课状态积极,歌曲高亢、愉快,孩子们学习的很认真,了解了四川儿童放牛捡柴的生活状态,也明白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获得收获,是非常喜悦地,明白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缺点:本节课中的节奏有难度,衬词演唱的不够好,需要多听,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