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文末倒数第二段是个“……”,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利用我们的想象,补充一段内容,展现我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对于“补白”练习进行的这一教学目标来说,并没有很好的达成。就课后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情绪未调动起来,情感未激发出来。事后同事们在评课时也提到:课堂的气氛沉闷,学生的课堂情绪也不高,感觉到课堂有些死板。的确如此,也不仅如此,让学生进行“补白”前,虽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理解,并结合了课文的行文线索进行了分析,但这种理解和分析侧重于知识层面的,未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此时应该让学生读课文中的片段,在读文中结合教师的情感调动,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调动有效的思维,让学生的情感迸发出来。这样的话,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情感也激发了,在此基础上的“补白”练习,其作用能加强。教师没有创设出适合的语言情境。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练笔,事先应该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有话可写,更在于让学生写什么样的话,怎么写。情境创设的好,学生的思维就开阔,语言的表达就生动。补白前的教学环节未能为补白做好铺垫。前面的线索分析,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理解本文的两条线。并且也可以看到线索上升的梯度,但教师的语言表述、指导并未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上升的梯度,所以有的学生补白出现“倒退”的情节;从内容上来分析,学生在描写拉琴的技术和老人的评价上,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应该结合前面所述的知识,做好补白的铺垫,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实现完美的“接龙”。教师的指导不到位。未解决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也未用文字板书做醒目的提示,只有口头的指导是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方法和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