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是一课比较有趣的文章,文中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介绍了几个拥有自己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在对这些石头的描写中,尤以一些动词的运用为亮点,因此在授课前我就将对描写这些石头的动词进行分析欣赏确定为教学重点。授课时,结合文本我为孩子们依次展示了这些石头的图片,以达到更直观的感受,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记忆文本。在展示石头图片时,孩子们一个个都坐直身体,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图片上的石头。接着我结合图片引导孩子们关注理解文中的动词。例如文中对仙桃石的描写:“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我先问孩子们:鸟儿是怎么落到地面上的呢?引导学生梳理动作逻辑:鸟儿先“飞下来”,再“落在”地面上,我想通过此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仙桃石如同鸟儿一样出现在石盘上,感受描写的生动有趣。然而孩子们的课堂反应不如我想象中的乐观,部分学生跑神,可见这种方法并没有足够吸引到他们。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突然我想到了《拍手歌》一课,孩子们学习这课时的兴趣特别浓厚,背诵时也出奇的迅速流利。《拍手歌》是伴随儿童拍手游戏进行的一首诗歌,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当然又快乐又高效了。我突然意识到,我可以让孩子们假装自己就是黄山的石头,然后自己按照文本中的动词来做动作,不就会更有趣又使他们记忆深刻吗?于是下节课我就用此方法带领孩子们做“我来做石头”这样的模仿游戏,效果很明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去讲台上展示文本中关于石头的动作描写。伴随着小游戏孩子们愉快地结束了这课的动词学习。可见,课堂的趣味性是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