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分析
一、测试卷:
根据课本内容和教参的要求,检查第一至五单元知识点为目的,以及检查学生掌握已学习的数学知识汇编而成本次测试卷,本次测试卷共十一种题型,基本上覆盖五个单元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情况
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
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40分钟(11.1由于特殊原因),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共5名学生参加考试,合格率均为100%,平均分91.4分;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口算”,考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每空1分,共19分)
第二大题,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题填空,考数的排列顺序,以及数的排列规律和相邻数等(每空0.7分,共14分)
第四大题,看一看,圈一圈。考物体的位置知识(每题1分,共3分)。
第五大题是连线题(每小题1分,共8分)。
第六大题是在圆圈里填上加减符号(每空1分,共6分)。
第七大题是比一比,填一填,主要考谁比多,谁比谁少(每题2分,共4分)。
第八大题是看图写算式(每题2分,共14分)。
第九大题,选数填算式,考数的组成知识(每题1分,共4分)。
第十大题,考认识图形内容(每空1分,共4分)
第十二大题,智力题,考连加(8分)
三、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至七、十、九大题都是基础题;第八、十一大题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比较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以及不加思考的就填得数,还有漏题现象。
(1)少数学生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2个圆柱,认为那个倾斜的圆柱不是圆柱,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
(2)在加减法口算,有所丢分,所以,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联系,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
(3)拔高题上失分。
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七、反思与改进措施:
1、加强数学基础训练。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
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
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重视考后反思。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4、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