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课课后反思教师的职业道德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备好课上好课,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也总是强调自己如何认真的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备好课,上好课。对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来说,新授课着重在基础知识的点点滴滴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对于复习课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知识的梳理和提升,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归纳整理旧知的学习方法。我上的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复习课,结合讲授课学生学到的内容,打破文本的编排顺序,把这一章总结了“一、二、三、五、七”,所谓的一即一个图形(四边形的关系图)、二即两种特殊的关系:垂直与平行。三即三个作图(平行、垂直、高);五个定理(1、和同一条直线平行的两直线互相平行;2、和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垂线段最短;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5、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七个定义(平行线、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高、底,并以此作为主线,培养学生一种有序的思维。本节课的容量较大,这是电教课对课堂教学的拓展,知识面涉及到了初中几何里面的基本定理,对学生来说,掌握有一点难度。但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和整理我将文本上散落的知识点用“一、二、三、五、七”五个数字加以概述,使知识点更有条理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各个 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记忆起来比较容易。练习题由易到难,既是教学重点的锤炼,又很好的补充了整节课知识点的设计,加上课堂之初的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形成一个圆满的整体。我觉得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老师过于急躁,有的地方抢了学生的话头,讲的过多。由于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基本定义学生可能忘记的比较多,又加上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把握也不是特别准,所以生怕学生回答的不够确切,教师说的有些多。2、教师的语言有些罗嗦,课堂语言尽量用精炼的语言表述。3、课堂生成的资源不够丰富,这既是复习课的特点,可能也跟学生的遗忘有关。4、课堂的节奏再快一点会更好一节课上完了,带来的反思很多,总体感觉是如果真的用心把课备细,再备细,那么课堂的达成度就会更高,如果老师真正的关心学生的脑力活动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有序的思维,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课堂上真正的生成就会更多。为了我们教育目标的更好的达成,老师们,我们要好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