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方程的意义》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曾经听到一位教师讲到:教学方程的意义,要体会它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在教学中要落实: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是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是数量关系。我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方程,会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还要让学生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的后继学习与思考,注重知识的渗透。开始我用了复习导入,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方程是表达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加上最近的网络教研更是让我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开始我结合与学生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这些题的出现即能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接着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如果离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已知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学生也很难体会等式的具体含义。为了让学生看得真切,借助课件直观演示,使学生具备了最初的平衡和不平衡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对天平称重的所有情况保持高度的兴趣。通过天平称重的不断演示,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实验现象,使学生获得了关于等式和不等式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等式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在探究方程的意义时,让学生看图写等式,他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全是已知数的式子,有的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通过对概念的分析进一步判断出来他们写的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些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通过“猜一猜”的练习,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使学生对于方程的理解更为深刻。特别是让学生自由创作方程这一练习题,学生的答案也是很丰富的,有的还写了a+b+c+d+e+f=100这样的方程,更是打破了思维定式,深刻的理解未知数并没有规定有几个。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突出得不够,读学生“说”的训练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述的机会。本节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较清晰,会说,可还有部分学生不敢说,或者是表述得不准确,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课堂思维过程的训练有待加强,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中重视对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课程的指引下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另外自己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丰富,有待提高。只有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带领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