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跷跷板》教学反思 《跷跷板》一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跷跷板非常熟悉,并且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内容安排以任务驱动式呈现,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内容设计上注重作品的设计与评价,其中设计注重以画图的形式表现,以及简单分析可用的资源,选择合适材料的能力。评价注重培养学生提出改进建议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的教学内容而言,《课标》要求有如下三项: 1.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在认知上,二年级的学生对游乐场中的跷跷板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通过设计制作滑梯模型之后,对“设计”有了初步的意识和能力,凭借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够快速地设计和绘画出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但是,孩子们对跷跷板的平衡结构一概不知,极容易这边口述跷跷板中只有一条跷板,两边跷板一样长,实际绘图时却画出了高低不同或长短不一的两条跷板,出现言行不能统一的状况,擦了又改,脏乱不堪;还有很多同学仍旧不用工具画图,信手涂鸦;在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跷跷板的问题上,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动手难点,还需要继续练习和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