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说课稿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珍爱生命》一课共分三框,其内容是对课标“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人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的逐一体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第一框,围绕“生命精彩,相互关爱” 教学主题展开,分两层教学内容。第一层: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第二层: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在前一层次基础上探讨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尤其是人类作为生命的最高形态应该以何种姿态去协调各种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人类生存更有价值。本框与第二框共同为第三框探讨如何珍爱生命提供了情感与知识铺垫。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主要引导学生在生命、青春与新自我的平台上悦纳生命,认识自我。本框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是单元学习的先导。同时,本框紧紧围绕并体现了七(上)的核心概念“关爱”,也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 相关链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摘录※我与家乡(社区):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我是中国人: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走进世界: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当我们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时,便会发现生命主题教育贯穿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过程,是人生的一项必修课。本框是对小学与初中生命主题教育的衔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承小学阶段侧重感知生命现象的基础上,下启初中阶段侧重体会生命内在价值的教学着眼点。 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亲近生命——感受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明确关爱其他生命就是关爱人类自己的道理,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帮助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进行辩证思维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知识目标:①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②理解人类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应该其他生命和睦相处。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1)认识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教学难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看,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体会生命的可贵,利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学看,“价值”一词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现有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容易以自己的好恶来判定事物的价值,具有极强的片面性,教师帮助纠正有一定难度。(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教学重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上看,知道人类应该如何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初步意识到自身对生命与自然的责任,这是生态伦理观对现代文明人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学生方面看,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自我中心感强烈,主动关心他人少,要求他人关心自己多。领悟“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道理将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从社会现状来看,人类现存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自然美景已是都市人记忆中的画面,关爱我们身边的各种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重视并积极付诸实施的一件大事。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除了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外,教师将启思导学法、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以活动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学法:由于我所任教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大多是打工者或小本生意的买卖人,其重视教育的程度很低。由此导致了孩子们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均有较大的缺失。结合这一学情,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大学法开展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自主学习法:在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的教学中,就曾经提到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而我校现有七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教会学生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能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的老师才是真老师!因此在本框教学中,我对引导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做了一点尝试,使用自行设计和开发的《自主学习手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链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摘录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二是列举法:由于生命问题具有普遍性、直观性,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易于列举,有话可说;而且列举事例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过程。 三是合作探究法: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不但有利于探寻各种生命问题的答案,也有利于锻炼与他人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法,帮助学生架构“列举事例感知——协作分析探究——获得理论成果”的学习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生命精彩,相互关爱”的课程主题。三、说课前准备与作业设计课前准备是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手册》,这是本课的教学特色。本《手册》用于指导学生预习、辅助教学。因为生命问题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学生在缺乏指导的预习活动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集材料的盲目性,列举事例的单一性,思考的片面性等现象。《手册》的运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效避免上述状况。为课堂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教学效率。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善于创造属于“我”的个性教材,使教材真正为我所用。本《手册》体现了教师基于课标要求下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展现了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四、说教学过程“热爱生命、保护环境”这个道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谓无人不知!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能真正持之以恒地做到这一点呢?因此,如何通过教学,让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永远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围绕这一想法,我设计了五个活动并配合使用《自主学习手册》以完成全部教学过程。其中活动一和二围绕“生命精彩”主题而设计;活动三、四、五围绕“相互关爱”主题而设计。 导课诗歌:《发现……》你看到了吗?六月西湖里碧叶接天,茫茫原野上芳草无垠,那盈盈绿意摇曳出最清新的笑脸。 你看到了吗?蛮荒苦寒的可可西里,粗苔遍地的雪域高原,藏羚羊那灵动的身影跳跃出生命的尊严。 也许,你无法身临其境,体验那种壮美,那么,就请你推开窗,聆听那声虫鸣鸟语,呼吸绿树带来的新鲜空气。 走上街,享受林荫下的丝丝清凉,拉起手,感受伙伴们的亲密无间…… 也许你还不曾注意,也许你还未曾发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处,只要生命存在,精彩就在你我身边。作者:张 惟活动一:发现生命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缤纷与多彩。(用时3分钟)由教师配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发现……》导入,在唯美气氛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发现生命的美好,并归纳在我们身边已知的生命形式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四大类。进而得出结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活动二:感悟生命设计目的:在活动一的基础上由表及里进一步感悟生命的内涵,分两个步骤完成。(用时6分钟)第一步:播放《帝企鹅日记》的视频,学生结合《手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观察帝企鹅繁衍的过程。教师一问“生命是什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词汇表达对于生命的感悟。(影片介绍及影评请参见《自主学习手册》)(注意事项: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着“生命是爱”的方面进行感悟。)第二步:举一反三,学生运用列举法,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让自己感动的生命故事,体会生命的伟大。得出结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至此前半部分“生命精彩”的主题教学得以完成。 活动三:生命的力量设计目的:让学生感悟到生命既顽强又脆弱,分三个步骤完成。(用时8分钟)第一步:采用语文课文《斑羚飞渡》文章的节选,再问:“生命是什么?”让学生在斑羚求生的场景中感受到生命是顽强。(文章详细材料请参见《自主学习手册》)第二步:播放《可可西里》的视频片断,将镜头定格在近500只藏羚羊惨遭盗猎者猎杀的画面中,三问:“生命是什么?”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下,生命是脆弱的答案已直击每个人的内心,对生命的恻隐之心与怜悯之情也油然而生。(影片介绍及影评请参见《自主学习手册》)至此,教师在教学中已三次问了同样的问题:“生命是什么?”。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结果,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观察千变万化的生命现象,感悟生命。 羊狼草地人获取毛皮获取食物获取食物提供生存环境生物链活动四:如果有一天…… 设计目的:让学生认识到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以及人类必须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突破教学难点。(用时12分钟)由一幅学生早已熟知的“人、狼、羊、草地”共同构成的生物链图片引入,在观察生物链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三问“如果有一天……”①如果有一天,生物链里没有了狼……,引导学生思考狼存在的价值,认识到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注意事项:如果有学生此时提出“害虫的生命是否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沿着“害虫在大自然生物链中的价值是什么?[它们能够成为其他动植物的食物]——在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害虫的存在为什么更让人烦恼了呢?[因为人的行为导致害虫的天敌在逐步减少]”的思路展开讨论,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本环节的第二问。)②如果有一天,自然界的和谐被我们人为地打破了……,学生运用列举法列举现有的一些自然现象展开讨论,探讨所谓“天灾”背后的真实原因,恐怕难道人类的幕后黑手!(注意事项: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抓住人类现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对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熟知的问题,如:酸雨、沙尘暴等不必重复讲得过多,以免累赘!)③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只剩下了人类……,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去发现这一天来临时,世界也将不再精彩!进而意识到人类需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注意事项: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感受两方面展开想象,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如果有一天……”的三个递进设问,在一个看似陈旧的话题中引出新的思考,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严密的逻辑思维,锻炼分析能力,而且有效地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活动五:关爱生命,我可以!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道理,并能对此做出积极的行动。突破教学重点。分三个步骤进行:(用时12分钟)第一步:阅读《手册》中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并对青藏铁路建设采取的各种环保措施进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树立保护环境的理性态度,不仅是对生命的珍惜,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意识到人类关爱自然,自然也必定回馈人类的道理。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主题回归于人,突破了本课教学重点。第二步: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其他生命共处的经历,在“讲述……”的环节中反思自己行为的对与错。第三步: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采用接力方式回答“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我可以做到的十件事”,化理论感悟为实际行动,升华本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至此后半部分“关爱生命”的主题教学也告完成。同时也为本课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中继续学习、讨论如何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奠定情感与知识铺垫。最后,教师用3-5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小结并归纳出本课主题“生命精彩,相互关爱!”。此时,教师应注意渲染课堂情绪,让全体学生发自内心地呼喊出这一主题,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生命情感澎湃的呼唤声中让45分钟的课堂教学完美落幕!五、说教学反思(一)教师之“得”:1.《自主学习手册》的成功实践与应用成为本课的一大特色与亮点。2.设问有力。本课教学中曾三问“生命是什么?”、三问“如果有一天……”,这两组提问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教学主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学生之“得”:1.能力之“得”:通过完成《手册》,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他们在积极、充分的思考中,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2.情感之“得”:通过学习,学生们更多地认识了生命的缤纷、多彩,感受了生命的内涵,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份情感上的收获,不仅是学生之得,更是对执教者教学成果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