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回顾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而导出在该理论启发下的形成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接着探索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的可行之法。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 高中地理教学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回顾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最近发展区即指由独立解决问题来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平),与借助成人指导或者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来解决问题所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就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不应消极地适应学习者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超出了或降低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知水平之外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度风靡的建构主义理论就是受ZDP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可惜的是维果茨基还没有来得及对他的理论做深入的实践解读便赫然离世。最近发展区是一个事实存在,可这个隐喻性概念的教育思想并不便于实际操作应用。实践于教学的困难之一是学生 “第一发展水平”不好确定且差别较大,困难之二是如何找到并通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所幸的是,当代教育学家们从不同方面,对最近发展区理论做了进一步解读、深化、拓展,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教学新模式,而这些教学模式具有了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便于教育者们在一线教学中具体实施。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同教师在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时的抓手,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应用帮助教师通过了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这些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而生的教学模式,包括支架式教学、互惠式教学、合作性教学和情景教学[2]等。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仅具有自然理性,还具备哲学理性以及人文理性[3],要求具备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况、综合分析、对比评价等等。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地理知识不好理解,学习难度较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十余年地理教学体会和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理解,从教学实践操作的角度,谈谈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应用,抛砖引玉以求开阔地理教学实践。二、地理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思考提出的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他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比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进而帮助学生顺利越过最近发展区,使其认知能力不断获得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犹如一座不断建筑的高楼,楼层的升高需要相应的脚手架来帮助,脚手架本身不能使楼层自己升高,但建筑工借助它便可完成搭建楼层的任务,当有一天移开支架,高楼既成。如果我们把已有的建筑根基比作学生能力知识的“第一发展水平”,把要升高到的楼层比作学生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既“第二发展水平”,那么脚手架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从第一发展水平过渡到第二发展水平既最近发展区最好的手段。这是多么高明的比喻。教师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本文笔者主要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谈谈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一)支架要搭建“多高”过高或过低的支架对建筑工来说都没有作用,支架的搭建首先要有可适度。教学中只有搭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支架才是真正有效的支架,否则是无效的,不能称之为支架。所以在搭建学习为此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分析”。一方面不要人为地把起点定得过低,另一方面又不能以自己的情况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当然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也不同,如果一个支架不作调整就用在不同的班级,或者高一讲授新课用的支架放在高三复习课中还再用,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下同)[4]《必修1》第5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时,由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空间跨度很大,学生的不可能都有接触或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搭建支架,第一个支架可以是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不同区域的自然植被景观,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第二个支架可以将这些地理景观资料按经度方向、纬度方向、垂直方向进行展示或者让学生自己将这些打乱的图片放置在相应的区域,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特点与规律。但若到了高考复习阶段,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支架就就显得“低”了,需要设置更“高”一些的支架,比如设置一个讨论支架“防治我国西北荒漠化,能不能采取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方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理环境地带性规律所决定的我国西北地区的植被应该是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不能大规模植树造林,不能 “向沙漠进军”,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特点也可以使得部分特殊地区能够植树造林,进而共同探讨出西北荒漠化问题的正确应对措施。这样在一个较高的支架帮助下,复习巩固了已有知识,达到了新的认知高度和思维层级,同时也符合基于脑的课堂教学理论:提取式学习比精加工学习更有效[5]。(二)采用何种“材质”来做支架支架的材质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支架内容,是视频好还是图片好,又或者仅文字就可以了。一些公开课中花里胡哨的教学支架,实则华而不实,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毫无裨益。有时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支架,其效率也可以是最高的。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地形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可采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不同地形条件下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就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展开讨论。同章中的另一知识点“火山”,采用视频的方式,视频中依次介绍岩浆活动、火山喷发、火山形成、火山结构、火山口形状、火山对人类影响,这样就可以将这个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点构建完整。若在复习阶段,这两个知识完全可以整合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点中,直接让学生讨论并构建概念图[6],也许学习活动会更高效。(三)“不拘一格”的支架教学中应用到的支架按呈现方式可分为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表格支架、图形支架、对话支架等;按作用可分为认知支架、情感支架、能力迁移支架等[7]。使用支架要有教学内容差异以及教学进度差异的观念,做到有针对性。针对知识内容的支架能小到知识点教学、中到知识单元教学,大到学科教学,针对知识进度的支架能小到一节课,中到一个学期、学年,大到学习者一生。不同的支架方式体现了教师控制学习的不同水平,这些方式往往是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由成人敏感地、贴切地提供给他们。比如地理高考考核能力要求中有一项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8],如何提高这项能力呢?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我这样来设计的。第一个支架(严格地说是支架集)是“看图说话”,从学生高一开始学习地理课时,每次遇到典型图表都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表述,同时配予较多的范例支架;第二个支架是“说地理话”,这个支架放在学生完成地理必修知识的整体学习之后应用,要求学生用地理语言表述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同时配予较多的能力迁移支架;第三个支架是“归纳概括”,这个支架设置的时间放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要求学生总结出“点、线、面”等常见地理图表的描述方法与注意细节,并结合使用较多的练习支架。这三个支架完成的终极目标一致,出现的时间段却不同,前一个支架的应用都为后一个支架的应用做“支架”, 前一个支架的应用都可以保证学生通过其最近发展区达到后一个支架的应用的“第二发展水平”。(四) 支架应用的必要性与艺术性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在一些知识的学习上教学支架的使用必不可少。比如必修一仅仅是第一单元,就有很多地理内容的表述所涉及的知识是学生们还没有学习到的物理、数学的内容,比如“地球自转特征”涉及的物理角速度和线速度知识,“太阳位于地球公转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涉及的数学中椭圆及其焦点的知识,“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涉及的面面关系的知识,“恒星日和太阳日”涉及的数学上极限的知识等等。这样的情况在其他章节也存在,第二章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知识的讲解需要补充物理知识,第五章植被类型的名称和植被特征又涉及到生物学的知识,比如“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等等……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名词,一头雾水,这些都需要老师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支架,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教学支架应用要具有艺术性。它体现在教师设计的支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近,支架本身没有理解难度,甚至具有趣味性;也体现在支架确实能引导学生顺利通过其最近发展区,而不是徒增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些情感性支架的设立,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体现在支架要随时间、空间而生而灭,当支架撤离的时候,学生能够独立的学习。正如胡小勇教授所说,“支架教学是一种从结构化过渡到自由化之间的半结构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