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田忌赛马》复习课教学反思篇一: 本课教材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有少数学生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改变了书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平时常见的扑克牌比大小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然后让学生去解决田忌赛马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意见和看法,使各自明确努力方向。这是本节课同学们最轻松、最兴奋、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认识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学习。我觉得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学生配合的不是很好,时间把握的不够。例如在师生出牌比大小时,学生第二次比时总不肯出牌,这样让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使得后来整个设计没有如期完成。如取棋子游戏没有讲完。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也省略了。这点也是我有疑惑的地方。田忌的策略虽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像齐王那样不改变出马顺序的对手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的体育比赛都在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经营方面的例子是有,但我觉得离学生太远。另外在调动课堂气氛这方面,我觉得也做得不够好。篇二:第三次教学这一内容了。第一次的时候是国家级首批实验学校,没有教参,没有资料,全凭人教社专家学期初进行的教材培训和个人的摸索,现在回想起来,仅仅是照本宣科而已。去年执教时,已经有了很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参考,当时上完课感觉挺吃力的,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不大明白。今天再次执教,建模、提升环节,我利用“取3颗豆”的游戏过渡: 有3颗豆,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颗或2颗,谁取到最后一颗豆谁就赢。怎样确保获胜? 学生很快交流得出3颗豆获胜策略:(1)对方先取;(2)对方取1,你就取2,对方取2,你就取1。 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抢10”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个数或2个数,且必须是接着前面的人的数报,谁先报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同桌之间尝试几次后,学生仅仅有点朦胧的意识:要抢住4和7,至于策略则说不出来,我引导他们从“取3颗豆策略”思考,如果是9个数,就可以用取3颗豆的策略来3个回合,现在有10个数,3个回合余1,那么我们必须先把余数1抢住,剩下的9个数分成3个回合来进行就可以了。这样看来,“抢10游戏”的取胜策略是先报1,然后对方报1个数,自己就报2个数;对方报2个数,自己就报1个数。接下来的游戏,果然是谁先报谁就赢。此时我继续趁热打铁,如果是“抢20游戏”,取胜策略又是怎样的?马上就有学生举一反三:先报1和2,剩下的按照“取3颗豆策略”来进行。大部分学生还处于思索状态,我让她详细说明,因为余数是2,所以先报出2个数,剩下的3个3个进行就可以取胜了。再引申到“抢30”、“抢50”学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最后总结阶段,孩子们说得特别好:生1: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要讲究策略。生2:就算自己处于劣势也不要气馁,多动脑一定会找到应对策略。生3: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生4:有时候是先下手为强。……这节课不仅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我自己也有了茅塞顿开之感。看来要想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仍然是——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