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学——从概念教学谈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关注学生的学——从概念教学谈起

ID:538517

大小:9.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关注学生的学——从概念教学谈起 下面结合《倍的认识》和《比的意义》这两节课,我来谈谈概念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梳理、分析、理解概念,如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 “倍”的认识,是理解两个数倍数关系的种子课,学生初次认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比”的意义,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充分认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样是对两个数关系的描述。但“倍”和“比”的认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如何在具体形象的演示和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呢?下面我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3+x”课堂教学模式,来做一下梳理。 概念教学首先要关注概念的引入。教学时可以用以下引入方法:直观情境引入、具体计算引入,运用已有知识引入等。这两位老师的课,都是采用了直观情境引入的方法。书华老师是借助学生熟悉的水果,让学生“说说每两种水果之间的数量关系”,从相差关系引出倍数关系,引入了“倍的认识”。这样从直观的水果图中,让学生初识“倍”这个概念,比较直观形象。建宁老师借助人身体上的一些数据,从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比”。两位老师都是在借助直观情景,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从旧知中引发新知的学习与探究。 在概念教学时,我们常常采用这种直观引入的方法,比如说:认识平行线,我们就可以利用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相交,引出要学习的平行线。再比如轴对称图形的学习,生活中就能见到很多这样的图形,就可以借助具体的图形,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引起对轴对称图形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像这样借助具体的实物演示、操作,有助于学生建立表象,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但也不是所有的概念教学,都要这样直观的去引入,比如学习循环小数、倒数的认识、商不变的规律等这些概念和规律时,我们采用的就是计算导入的方法。设计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先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行概念或规律的概括,这样通过运用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形成数学概念。 当然,不管什么概念的学习,都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旧知进行引入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引入方法。比如质数与合数、公因数、公倍数等这些概念都是在因数、倍数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利用相关概念引入,能够促使学生分析新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关注对概念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要关注“3+x”教学模式中学生“学”的环节。怎样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真正的理解概念呢? 一要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操作。《倍的认识》这节课,李老师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逐步完善对倍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观察直观图,通过课件演示,圈一圈,说一说,初步感知两种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倍”来描述,接着让学生自己圈一圈,说一说,加深对倍的理解,感知“标准”的重要。其次利用判断比较,加深对倍的认知:要知道两个数量之间存在几倍的关系,不仅要知道标准是多少,还要知道比较这个量有多少。这样对“倍”就有了一个深刻的完整的认识。 二要注重学生的表述和辨析。如《比的意义》这节课,在初步认识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表示之后,庞老师让学生完整地用语言描述,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比指的是谁和谁的比。这样的语言描述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做好了准备。在认识比之后,庞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25:160和160:25,这两个比一样吗?通过这样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比的前后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意思就变了,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比的理解。在探究不同类量比的时候。庞老师对书上的例题进行了加工,添置了“李明5分钟走了500米”这样一组信息,和“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放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从而让学生明白同类的量可以用比来表示,不同类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完善比的认识,让学生对比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要关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对概念的表述要准确,更要抓住概念的本质,让学生能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的把握概念的内涵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怎么抓关键词呢?比如: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里就要抓住“相除”这个词,在举例、描述、操作、交流时都要关注到。再如:在同一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里要抓的关键词就更多:同一平面、不想交、两条等。教学时就要关注到这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什么是“同一平面”,怎样才算是“不想交”,平行指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 为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采用变式或对比辨析的方法,在对比中加深理解。比如学生学习了倍,以后还要认识倍数。认识倍数时就可以对“倍”和“倍数”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清晰的区分、认识概念之间的异同。再比如说,学习了比之后,认识化简比和求比值,通过比较方法、结果的异同,就会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很好的区分。后面还要学习比例,学习时就可以对比和比例两个概念进行对比,从而明确:比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例指的是两个比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对比和辨析,能够让学生找到概念间的差异,避免相近概念间相互干扰,相互混淆,更好的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概念教学中还要关注概念的应用,也是“3+x”教学模式中“测”的环节。学习、理解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概念,一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二是利用概念进行计算、画图等,三是能运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我们在练习检测的环节要注重对练习题目的设计。 首先设计的题目要结合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题目,这样在练习的过程中,既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又能检测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倍的认识》这节课,老师设计的练习就针对教学目标,通过圈一圈,做一做,达到理解倍的含义,通过摆一摆活动,在操作中加深对倍的理解,在圈一圈、填一填题目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其次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要有基本的练习,达到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完成,也要有提高性的练习,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比的意义》这节课设置了: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和综合练习,同时利用生活中的比、黄金拓展了学生对比的认识。在练习中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再次练习的设计还可以是概念的延伸,如果概念教学中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中就可以把一些点进行分散,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肖慧丽老师在备《质数与合数》这节课时,因为相关的知识点比较集中,肖老师就把找20以内的质数与合数放在了练习中,这样既不冲淡学生对概念的分析、理解过程,又对概念进行了新的补充和完善。 老师们,概念教学中需要注重概念形成、完善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自己操作、交流、辨析、推理,逐步完善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还要注重课堂的评价,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指导,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真正的掌握知识、习得方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